本周化工市场综述本周市场震荡向上,其中申万化工指数上涨 1.65%,跑赢沪深 300指数0.52%。细分子行业中本周涨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非金属材料Ⅲ(11.14%)、其他化学原料(4.37%)、聚氨酯(4.15%);跌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煤化工(-1.04%)、食品及饲料添加剂(-0.55%)、其他橡胶制品(-0.48%)。
本周大事件大事件一: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10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2435.6万部,同比下降 27.5%,其中 5G 手机 1951.7万部,下降 26.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 80.1%。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上游相关化学原材料的需求也明显承压,细分板块中电子化学品和 3C 涂料等相关行业的复苏仍需要时间。
大事件二:根据上海钢联最新数据,价格已经连续下跌超一个月的碳酸锂(工业级)均价跌穿 50万元/吨的大关,达到 49.75万元/吨,距离 11月中上旬的高点降幅高达 14%,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也降至 52.75万元/吨。复盘碳酸锂的价格可以发现:过去的大涨行情主要源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上游锂资源供应的持续紧张,而本轮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则在于需求的放缓,近期下游仍在消化库存,供强需弱背景下对价格的支撑较为有限。
大事件三:多家轮胎企业发布涨价函用以缓解成本压力,轮胎行业整体呈现出边际向好的态势。根据轮胎商业消息,2022年 12月中下旬以来国内外多家轮胎企业密集发布涨价通知,米其林、普利司通、中策橡胶、三角轮胎等中外轮胎巨头纷纷开始发布涨价函,涨价时间也已经从 2023年 1月 1日一直持续到了 2023年 2月 1日,轮胎企业的保价时间也更新到了 2023年 3月1日。涨价产品包含全钢胎、半钢胎和斜交胎等多个品种,涨价幅度大多在1-5%。今年以来轮胎行业成本压力仍然不小,虽然橡胶等原料价格有所回落,但炭黑等材料价格有明显上涨,同时疫情反复下人工和物流成本增加;
叠加 3季度在海外高库存的背景下产品价格和需求都受到了压制,整体行业景气度明显承压。4季度以来海运费基本回到正常水平,随着需求端的逐渐修复,此轮涨价若能顺利传导,整体行业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投资建议估值方面,本周化工板块 PB 历史分位数为 41%,PE 历史分位数为 9%,整体估值位于中枢线之下。市场方面,本周新能源化工材料标的表现较佳,跌幅居前的标的更多与基本面承压以及前期因概念超涨回调有关。产品方面,价格上行产品更多受益于供给端的变化,需求端依然扰动着产品价格。方向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高端材料的进口替代机会以及部分农药标的。
投资组合推荐国瓷材料、龙佰集团、中旗股份、东材科技、万润股份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