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中期业绩公告,FY23财年 H1收入增长 13.1%至 46.13亿港元;毛利率提升 1.3pct 至 25.3%;净利润+23.1%至 3.13亿港币,净利率为 6.8%(同比提升 0.6pct);剔除使用权益法入账的联营公司的经营亏损及重组成本后,经调整净利润为 3.63亿港元(同比+33.5%),经调整净利率达 7.9%(同比+1.2pct);经调整 EBITDA 率为 18.7%(同比+2.3pct)。
各业务板块上半财年表现出色,外部环境压力拖累下半年订单 贴身内衣:H1收入+5.5%至 24.6亿港币,占比 53.4%;下半财年欧美地区需求转弱,日本地区依然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将出现小幅双位数下滑。
运动产品(包括运动 Bra+leggings):H1在运动热潮下表现强劲,收入+43.2%至 14.8亿港币,占比 32.2%;虽下半财年因主要客户下单趋于保守,但全年依然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消费电子配件业务:H1受益于零售市场复苏,收入同比+11.0%至 2.58亿港币,占比 5.6%;下半财年受主要客户订单调整原因,预计有所下滑。但伴随新的 VR 产品投放,明年有望实现明显恢复。
鞋类产品:H1受益于独家合作伙伴良好销售表现,收入同比+13.5%至 1.9亿港币,占比 4.2%。下半财年订单因主要合作伙伴下单趋缓出现调整,目前公司正接触新合作伙伴以分散客户集中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受外部环境拖累,公司下半财年订单短期承压,但 23年 6月预订单已相较 23年 Q1明显好转,且个别产品种类明显增多,如 santoni 订单 Q2环比 Q1增长一倍;内衣订单已开始逐步追单。基于公司强势且独家的技术优势、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优势的赛带卡位,我们认为,若行业景气度出现好转,公司有望优先实现显著反弹。
越南产能爬坡顺利,毛利率持续提升,肇庆一期预计如期投产截至 FY23上半财年期末,越南工厂对于集团产能贡献超 80%,越南厂区员工人数 39300人,其中本地员人数占比超 85%,效率持续爬坡,预计对 FY23H1整体毛利率提升的 1.3pct 贡献达 1pct(因 FY23H1原材料价格较为平稳)。
目前肇庆厂区目前一期已建设完毕,预计 23年中有望如期投入运营;二期产能将根据后续市场情况调整投放节奏。未来,伴随公司自动化程度持续提升与节流措施持续推进,预计可通过自然流失的方式进一步减少员工人数。
产品创新+加码电商与本土化生产, VS 中国 23财年有望实现收支平衡22年 4月 6日起公司与 VS 进行正式交割,FY23年 H1因线下销售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公司使用权益法入账的应占联营公司净亏 4972万元;下半年受电商销售的显著拉动已出现明显好转,未来公司亦将持续加码电商渠道的投放精力。
在 VS 支持下与公司持续的产品创新与 本土化生产优势加持下,公司预计 FY24财年经营有望实现明显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FY23/24/25年收入同比变化-2.9%/+11.6%/+11.2%至81.0/90.4/100.6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34.6%/+66.3%/+22.5%至 3.4/5.7/6.9亿港元。根据 2022年 11月 31日公司市值对应 FY23-25年 PE 分别为 13/8/6X。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内衣 IDM 制造龙头,依然是市场中稀缺标的,当前市 值对应 FY24年预测仅 8X,具有显著提升空间。公司在相关领域壁垒突出,成长路径清晰,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东南亚疫情导致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核心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汇率意外波动导致财务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