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据“大飞机” 微信公众号消息: 2022年 11月 29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 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PC)。
点评:
C919向产业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大飞机正式进入批产阶段: 1)取得生产许可证(PC) 是 C919从设计研制阶段转向批量生产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取得 PC 证意味着 C919已经可以依据经批准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持续生产。 2)取得 PC 证体现中国商飞公司已具备 C919批产能力: 其生产组织及控制、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均已达到批产要求,每个细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各个生产环节,确保安全受控; 相关环节包括原材料控制、供应商管理、 生产环节的划分及控制、生产质量管控、 飞机出厂测试、售后维修维护等。 3)我们认为: 取得 PC 证或将进一步提升国内供应商参与热情与参与度,大飞机产业链即将启航。
C919取证周期明显快于 ARJ21,未来商业化、产业化有望全面提速: 1)C919于 2022年 9月 29日取得型号合格证(TC), 时隔 2个月就取得了PC; 而 ARJ21取得 TC/PC 的时间分别为 2014年 12月 30日/2017年 7月9日。 2) C919或将充分借鉴 ARJ21成功经验, ARJ21“探路成效”得以显现: 截至 2022年 11月 7日, ARJ21累计交付 81架,开通 288条航线,连接 114个城市,累计载客 560万人次,并具备年产 50架的能力, 为国产大飞机的自主研制、商业运营、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民机发展经验。 3)我们认为: 未来C919将站在 ARJ21的“肩膀”上,商业化、产业化进程有望全面提速。
大飞机市场需求旺盛, C919取得 PC 证利好大飞机产业链: 1)2022-2041年中国民机市场空间达 1.3万亿美元: 据中国商飞于 2022年 11月 8日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 预计, 未来 20年我国支线 /单通道 /双通道客机交付数量分别为 958/6288/2038/架, 以单价0.38/0.99/3.17亿美元计算,未来 20年我国三种机型的市场空间分别为364/6225/6460亿美元。 2)大飞机在手订单饱满: 截至 2022年 11月 8日,C919/ARJ21在手订单分别为 1015架/770架。 3)C919产能计划或将迎合市场需求: 中国商飞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洋 2022年 11月 8日在珠海航展上表示, C919产能跟市场需求、航司需求密切相关,公司将与航司充分交流后相应制定产能计划。
发展大飞机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 1)大飞机投入产出比高达 1:80: 一架大飞机通常有 300-500万个零件,发展大飞机能带动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 2)实现产业化是大飞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大飞机“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也是产业链安全的有力保证。 3)大飞机产业化正在提速: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取得多项成果,国内厂商参与度和专业化整合程度不断提高。
受益标的: 1)机体结构产业链: 大部段(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零部件加工(中航重机/爱乐达)、钛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碳纤维(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楚江新材)。 2)机载系统产业链: 系统供应商(中航机电/中航电子)、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刹车盘/系统(北摩高科/博云新材)。 3)航空发动机产业链: 主机厂(航发动力)、核心配套(航发控制、航发科技)、高温合金(抚顺特钢、钢研高纳)等。
催化剂: C919取得生产许可证。
风险提示: 1)国际贸易形势动荡或疫情反复; 2) C919生产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