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2022年 11月 8日,C919 大型客机和ARJ21医疗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2)中国商飞与多家飞机租赁公司签署总共330 架国产飞机的确认订单,包括300 架C919 和30 架ARJ21。3)商飞公司发布《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市场将接收9284 架飞机,其中单通道客机6288 架,双通道客机2038 架,支线客机958 架。
点评:C919 商业化进一步加速,打破A/B 垄断箭在弦上:1)取得型号合格证成为C919 商业化重大催化剂:2022 年9 月29 日,C919 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相当于拿到了市场“准入证”,对推进C919 商业化具备重大意义;同时,首架C919 飞机或于2022 年12 月中旬交付中国东航,交付能力的兑现增强了客户的信赖。2)性能+价格优势凸显,首次亮相航展订单数量一次性增加37%:相比于竞争机型,C919 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更环保,同时0.99 亿美元的目录价相当于A320NEO 的89.5%、B737MAX 的81.4%,因此C919 取得TC 证前就已获得815 架订单(包括确认订单和意向订单),本次更是一次性取得300 架确认订单。3)产能计划或将迎合市场需求:商飞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洋表示,C919 产能跟市场需求、航司需求密切相关,公司将与航司充分交流后相应制定产能计划。
ARJ21 国际化蓄势待发,平台化发展提速:1)ARJ21 订单饱满,并即将走出国门:截至2022 年7 月13 日,ARJ21 累计获得20 家用户的670 架客机订单、70 架货机订单,本次签署订单的30 架ARJ21 飞机计划投向海外市场。2)ARJ21 已具备多种衍生机型:除基本型外,还有医疗机、应急救援指挥机、灭火机和货机,我们认为,ARJ21 平台化发展充分体现了国产民机“市场化”定位,满足了广大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也为C919 未来平台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3)ARJ21 已进入量产阶段:据人民网消息,截至2022 年7 月13 日,ARJ21 已累计下线100 架,产能达到每年50 架。
中国民用航空市场需求旺盛:1)2022-2041 年中国民机市场空间达1.3 万亿美元:以支线/单通道/双通道客机单价0.38/0.99/3.17 亿美元计算,未来20 年我国支线/单通道/双通道客机的市场空间为364/6225/6460 亿美元。
2)商飞二十年市场预测数量逐年提升,长期看好国内民机需求:2021/2020年商飞公布的二十年预测年报中,中国接收飞机总量分别为9084/8725 架,本次公布的需求预测数量为9284 架,相比2021/2020 年增加200/559 架。
发展大飞机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1)大飞机投入产出比高达1:80:一架大飞机通常有300-500 万个零件,发展大飞机能带动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2)实现产业化是大飞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大飞机“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也是产业链安全的有力保证。3)大飞机产业化正在提速: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取得多项成果,国内厂商参与度和专业化整合程度不断提高。
受益标的:1)机体结构产业链:大部段(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零部件加工(中航重机/爱乐达)、钛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碳纤维(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楚江新材)。2)机载系统产业链:系统供应商(中航机电/中航电子)、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刹车盘/系统(北摩高科/博云新材)。3)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主机厂(航发动力)、核心配套(航发控制、航发科技)、高温合金(抚顺特钢、钢研高纳)等。
催化剂:1)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2)C919/ARJ21获得大订单。
风险提示:1)国际贸易形势动荡或疫情反复;2)C919 生产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