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0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9月进出口数据。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当月同比5.7%,前值7.1%;进口当月同比0.3%,前值0.3%;贸易差额847.4亿美元,前值793.9亿美元。
外需景气度整体继续回落。8月美国耐用品库存同比在8%左右,仍在近十年以来高位,短期补库动力不强。另一方面,美国通胀虽然可能已接近拐点,但是回落的速度尚不明显,加息终点的预期进一步提升。拉长周期来看,未来美国经济下行,甚至衰退的概率较高。欧洲受到能源价格方面的压力仍然较大,制造业成本明显抬升,叠加11年来首次进入加息周期,尽管经济能否承受连续大幅加息仍存不确定性,但总体外需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发达经济体9月制造业PMI均仍处于下行通道中。
代表性指标反映全球贸易景气度下行。有全球贸易金丝雀之称的韩国出口总额同比9月同样降至2.74%,前值6.60%,相对于上半年20%左右的增速来看,已明显回落。
基数抬升对出口增速的回落也构成一定影响。9月3227.55亿美元的出口金额并不低。
2021年上下半年,平均月度出口金额分别为2528.41亿美元和3076.63亿美元,基数抬升较为明显。往后看,基数的明显抬升或将导致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
汽车出口表现亮眼。据海关总署统计,汽车(包括底盘)9月出口金额达到63.36亿美元,同比增速达128.86%,前值65.22%。绝对金额上续创单月新高。量上延续上月升势,再次突破30万辆,达35.75万辆,同比升至105.51%,前值47.33%。
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鉴于海关总署不披露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从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口径来看,9月当月出口汽车30.1万辆,同比增长73.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万辆,同比131.25%,汽油汽车同比70.68%,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增速。
内需仍然相对偏弱。进口增速今年3月以来始终维持在个位数以内增长,且近两个月增速基本持平于去年。一方面去年大宗商品涨价的因素导致整体基数较高,而目前价格贡献的因素持续回落;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受三重压力影响,仍然呈现弱复苏的态势,内需表现偏弱。
出口短期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在海外通胀高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仍处紧缩周期的背景下,短期整体外需可能难以看到改善的迹象;同时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恢复,中低端制造业的替代效应也在逐步减弱;大宗商品价格的高基数会进一步压低出口金额增速。拉长周期来看,出口与PP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PI目前仍处下行区间,高基数影响下四季度大概率进入负值区间。我们认为四季度出口总量上面临回落的压力。而内需方面四季度可能要略强于三季度,顺差上可能小幅收窄,但总体仍处于历史高位。
关注结构性亮点。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其中科技以及创新将在畅通双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多重因素下短期出口整体可能面临回落的压力,但我们认为具有能源成本优势,以及代表中国科技力量进步的高端制造会是出口的结构性亮点,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大幅增加或许已能说明这一点。
风险提示:1)疫情超预期影响;2)海外局势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