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5亿元,同比增长 7.9%;归母净利润 0.7亿元,同比下降 4.2%;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下降 8.6%,归母净利润 0.3亿元,同比下降 32.3%。
国内疫情导致产品交付递延,高价位库存影响短期毛利率。2022上半年,受到国内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等地区的客户产品交付有所递延。同时,公司新增股份激励费用 401.1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实际归母净利润为 0.74万元,同比增长 0.37%。毛利率方面,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46.1%,同比下降 4pp,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且车载传感器相关的 MCU等元件价格处于高位,部分高价位库存计入成本所致。费用率方面,公司管理费率为 4.9%,财务费用率为-3.48%,销售费用率为 6.1%,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新产品导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9%,研发费用率达到 9.6%。
车载传感器新增定点不断,锂电热失控项目持续推进。2022年以来,公司分别在 4.21/6.6/8.1/8.15发布了价值量为 1.25亿元/0.8亿元/1.16亿元/1.86亿元的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定点公告,累计金额达到了约 5.1亿元。上半年,公司车载传感器收入同比增长 179.9%,舒适系统定点项目累计达到约 1600万个,未来有望逐步转化为公司业绩。此外,根据《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锂电池需在发生热失控之前提前 5分钟预警,公司光学技术路径的热失控气体传感器方案领先同行,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气体分析仪器收入高增,赋能双碳政策监测需求。分析仪器业务方面,上半年公司在石油石化、冶金、化工和电力等领域加大开拓力度,实现分析仪器收入同比增长 50.8%。此外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公司推出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及便携式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近期与多方联合申报的“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技术创新中心”,也已进入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未来公司有望推动相关行业标准落地,满足国内碳排放监测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亿元、3.5亿元、4.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1、29、22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芯片缺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