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0亿元,同比增长 31.5%;归母利润 2.6亿元,同比增长 67.1%;扣非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62.6%。
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上半年:1)营收端: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分别实现收入7.2/1.8亿元,占比分别为 80.0%/20.0%,分别同比+31.3%/ +32.3%。2)利润端: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8.0%/28.0%,分别同比+3.2pp/ +5.8pp,其中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毛利率分别为 50.9%/36.5%。3)费用端: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2%/2.8%/16.9%,分别同比-0.1pp/-0.3pp/-0.8pp。
发挥 BMS+优势,拓展锂电池管理芯片布局。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产品包含以计量和保护为主的智能端(手机、笔电、可穿戴等)和以保护和 AFE为主的动力端(电动自行车、扫地机器人等)。2022H1,由于国产替代进程顺利,公司智能手机的锂电池计量和保护有较好增长。未来,公司将持续加深锂电池管理芯片布局,有望由工控级延展至车规级应用领域,并由锂电池扩充至充电管理、电源管理产品品类,产品纵深和广度的优化有望公司提供长期动能。
家电 MCU稳定,车规 MCU预计将于 Q4推向市场。2022H1,大家电 MCU供应仍然偏紧,国际厂商产能向汽车倾斜的背景下,家电 MCU国产替代逻辑加强。
公司智能和变频白电 MCU持续渗透大客户份额,有望凭借其稳定的客户基础、持续升级的技术以及自身的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海内外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首颗车规级 MCU 预计将于 Q4进行市场推广,具有里程碑意义。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长期趋势不改,公司下半年有望在品牌客户实现量产。
AMOLED 屏渗透率提升,CINNO 预测未来 4年中国 OLED 驱动芯片规模将以38%的 CAGR 增至 25年的 33亿美金,但 21年国产化率仍不足 10%。公司AMOLED FHD+显示驱动芯片已在多家面板厂量产,并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在品牌手机厂进行验证,有望在明年量产,届时公司显示驱动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2-24年,公司 EPS 分别为 1.46/1.99/2.56元。考虑到公司在国产家电 MCU的稳定地位、锂电池管理芯片品类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 AMOLED 显示芯片的价格和需求回暖,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国内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持续低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