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更新定增说明书,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3.7亿元,用于高性能碳陶盘产业化项目、碳碳材料制品预制体自动化智能编织产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简评根据公告,碳陶盘项目拟投资15.4亿元,长期年收入有望超过20亿元,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公司碳陶盘项目建设期为两年,长期年产能预计达到15万套/年,项目周期的第三年到第五年有望实现收入7.62/15.23/22.40亿元。盈利能力:凭借自身的上游材料成本优势,公司预计碳陶制动盘项目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为43.73%/19.36%。合作车企:2021-22年期间已经与4家车企合作研发汽车碳陶制动盘,随着公司碳陶制动盘生产技术不断突破,未来有望为头部车企供货碳陶制动盘。碳碳预制体项目投资4亿元,年产能预计达到5.5万件。项目规划实现碳碳预制体年产能5.5万件,并有望于一年后达产,公司本次碳碳预制体产能仍以满足自身下游碳基复材生产需求为主,未来会根据情况进行外销。项目每年有望在碳碳预制体领域实现6.75亿元收入,其中坩埚预制体、保温筒预制体、导流筒预制体收入分别为4.99/0.93/0.49亿元;火箭喉衬预制体领域每年有望实现0.34亿元收入。
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凸显,盈利水平有望保持高位。碳碳预制体为生产碳碳热场部件和碳陶制动盘的关键上游材料,随着公司5.5万件碳碳预制体项目逐渐投产,公司通过自产自用碳碳预制体有望进一步压缩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投资建议暂不考虑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营业收入为12.34/18.22/24.4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3/5.00/6.71亿元,对应EPS为0.79/1.11/1.49元。考虑到公司业务的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3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22.2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碳基复材投产不及预期、碳陶制动盘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