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年报和一季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105.95亿,同+14.15%;归母净利 87.05亿,同+22.98%;扣非净利 79.44亿,同+19.90%;EPS 1.36元/股,每 10股派 9.6元(含税)。其中 Q4营业收入255.88亿,同+10.70%,归母净利 7.61亿,同-27.82%,扣非净利 3.97亿,同-51.49%。2022Q1营业收入 310.47亿,同+13.47%;归母净利35.19亿,同+24.32%;扣非净利 32.90亿,同+25.18%。
投资要点:
收入跨过 1100亿大关,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伊利的营收首次突破千亿,成为亚洲首个破千亿营收的乳制品企业。结构升级和高端化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1年因销量/结构升级/单价提升分别增加收入 71.47/35.56/24.11亿元,同+7.5%/+3.7%/+2.5%。2021年分产品收入:液态乳 849.11亿,同+11.5%;奶粉及奶制品 162.09亿,同+25.8%;冷饮 71.61亿,同+16.3%。2022年 Q1分产品收入:液体乳 223.18亿,同+7.0%;奶粉及奶制品 53.95亿,同+35.3%;
冷饮 27.95亿,同+35.5%。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 1296亿元、同+17.7%,利润总额 122亿元、同+20.7%,预计包括了并表澳优效应。
原材料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公司显示出良好的费用控制能力。2021年全年全国生鲜乳收购价格居高维持高位,均价达到 4.29元/公斤,相较于 2020年的均价同比+13.2%,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及高端化高效应对并消化奶价上涨压力。2021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净利率 30.70%/7.93%,同+0.47/+0.58pct,其中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 实 现 毛 利 率 28.3%/39.2%/40.3%, 同 +0.41/+0.04/-0.61pct 。
2021Q4公司毛销差下降至 5.41%,主要由于计提了 2022年冬奥会的营销费用,净利率同-1.58pct至 3.0%。2022Q1公司毛销差 16.3%、同+0.14pct,保持稳定态势,净利率同+0.98pct 至 11.35%。(注:公司 2021年公司将运输费用、生产相关的日常修理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液体乳业务规模及市占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常温有机引领行业发展,创新换发酸奶活力。液态奶是伊利收入的基本盘,2021年伊利常温液态奶的市占率达到 40%,伊利纯牛奶、金典纯牛奶、 安慕希常温酸奶系列产品年销售规模均超过 200亿元,成为乳制品乃至食品领域的超级明星单品。常温白奶:金典有机强势增长41.5%,市占率达 51.4%,持续保持有机奶类第一的位置;功能性舒化奶持续拓展细分赛道,同+30%。常温酸奶:常温酸奶市持续巩固龙头地位,市占率达 65.2%,同+2pct,安慕希通过口味升级(推出清甜菠萝、丹东草莓新品),持续换发活力。优酸乳:优酸乳销售规模超 100亿,持续保持细分品类第一。低温鲜奶:2021年增速超过250%,市占率提升 5.4pct,跻身品类 3强。低温酸奶:畅轻稳居低温酸奶品牌力第一,高端产品线“蛋白时光”引领健康新赛道。
公司奶粉业务继续保持高于整体的收入增长,新增长强势崛起,奶粉业务增速第一,与澳优积极协同。2021Q4及 2022Q1,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29.1%/+35.3%,增速高于整体收入增速。婴配粉:
增速市场第一,市占份额跃居行业第二。金领冠收入突破 100亿,其中金领冠珍护增速细分品类第一。成人奶粉:保持市场第一,其中中老年奶粉市占率 30%+,领跑行业。2022年伊利成功收购澳优,将显著提升伊利在奶粉领域的综合实力,我们预计伊利、澳优会分别成为国内奶粉行业国产、外资品牌的整合者,同时在供应链、研发等方向寻求协同。
奶酪业务增速亮眼,冷饮业务连续 27年行业领先。奶酪:2021年公司奶酪业务同比增长超 150%,推出常温奶酪棒、厚乳酪和厚切芝士片等新品,凭借强大的渠道网络,实现快速的市场渗透和下沉。冷饮:伊利连续 27年位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1Q4及 2022Q1,伊利冷饮业务同+71.8%/+35.5%。拥有冷饮行业最大的品牌巧乐兹、奶冰第一品牌甄稀以及超高端国风新品牌须尽欢,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疫情期间,泰国冷饮业务逆势增长,位居当地市场 3强。已建成的印尼冰淇淋工厂将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105.02/122.47/142.57亿元,同比+21%/+17%/+16%,EPS 分别为1.56、1.82、2.12元/股,PE 分别为 24/21/18。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2)液体乳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成本加速上行;4)疫情影响超预期;5)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