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1年度策略:产业变迁、大风已至、顺势而为

来源:国海证券 作者:谭倩,尹斌 2020-11-2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长期(5~10年):产业变迁、龙头崛起、黄金十年。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趋势不可逆转,从传统机械硬件定义汽车转向软件定义汽车,电动车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载体,其意义重大。汽车产业变迁将伴随产业链的价值转移,重视前段研发设计、技术升级与后端软件溢价,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处于百花齐放电动化3.0时代,全球供应链细分龙头迎来中长期α投资机会。

短期(1~2年):全球共振、供需两旺,估值扩张。回顾2020年,上半年疫情对国内外需求造成有较大扰动,但从2020Q3开始供需两旺,行业步入中长期确定性较高的向上成长阶段。就二级市场而言,我们认为,2020H1行业处于估值扩张时段→2020Q3估值消化(横盘震荡整理)→2020Q4/2021年估值切换并维持在高位。

全球共振驱动需求持续向上。至2025年,我们预期全球电动乘用车的销量为1401万辆,同比2019年200万辆有6倍增长空间,期间CAGR为39%。其中2020年国内外电动乘用车销量预计分别约为109/160万辆,yoy+4%/+45%;展望2021年,预期国内外销量分别175(含特斯拉出口约10万辆)/232万辆,yoy+61%/+45%。至2025年,我们预期全球电动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886GWh,同比2019年92GWh有近9倍增长空间,2021-2025CAGR为46%。其中,2020年国内外电动乘用车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分别为50/82GWh,yoy+18%/+67%。展望2021年,国内外电动乘用车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分别为92/125GWh,yoy+82%/+54%。

多重催化剂:整体来说,在政策护航的大背景下,产业链基础扎实,行业基本面迎来中长期向上。1)车型供给:海外特斯拉、欧洲汽车巨头车型供给丰富,有望持续超预期;国内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转型车企以及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或继续提供爆款车型。2)产品价格:部分上涨,上行迹象已现,催化板块情绪。例如主需求端,长逻辑:碳酸锂/氢氧化锂→6F→电解液产业链;产品升级,铜箔超薄化。3)业绩层面:2021年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且相对确定,产业链细分龙头将充分受益,未来业绩有望环比、同比逐季向上,业绩夯实将会成为板块行情的核心催化剂。

量>价>利,把握核心资产。全球产业变迁的趋势不可逆转,在产业迈入成长初期后,核心逻辑需求优先价格优先利润,未来行业需求是关键,企业市占率是核心,全球电动化细分龙头转移国内,把握核心资产的中长期价值。中游仍是投资重点,关注产品价格边际变化:行业高速增长及高确定性→市场给予高估值定价(2021年行业或在50PE+);长期看好中游锂电池、材料以及上游资源端头部企业的布局机会。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在全球供给共振驱动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趋势下,行业已进入百花齐放的电动化3.0时代,基本面持续向好,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行,维持新能源车行业“推荐”评级。

建议布局主线:1)具有显著产业优势的细分龙头:宁德时代、恩捷股份、新宙邦、亿纬锂能、先导智能、璞泰来、赣锋锂业等。2)困境反转后步入中长期成长的优质细分龙头比亚迪、当升科技、欣旺达等。3)受益于行业复苏供需格局显著改善,其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行的六氟磷酸锂/溶剂/电解液产业链:天赐材料、新宙邦、石大胜华、多氟多等。4)困境有望反转且具有较大预期差的标的:杉杉股份、星源材质、孚能科技、诺德股份、容百科技、北汽蓝谷。其他建议关注中科电气、科达利、德方纳米、华友钴业、中材科技、天齐锂业、鹏辉能源、国轩高科、嘉元科技、天奈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需求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低于预期;系统性风险;技术进步对行业的不确定性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