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化延续。上证综指报收3,408.31点,周涨幅0.91%,成交金额18,178.66亿元;深圳成指13,690.88点,周涨幅-1.17%,成交金额22,887.99亿元;上证50指数3,498.66点,周涨幅2.54%,成交金额3,764.85亿元;沪深300指数4,980.77点,周涨幅0.76%,成交金额13,684.36亿元;中小板综指12,466.59点,周涨幅-1.26%,成交金额8,601.63亿元;创业板综指2,977.54点,周涨幅-2.38%,成交金额8,936.47亿元。本周沪强深弱格局延续,权重指数继续强势、中小创继续下跌,市场日均成交金额8213.35亿元,有所回升,参与者情绪指数回落,基金仓位震荡。整体来看,市场目前更多的是按着自身内部的规律运行,高低位的切换仍在延续,这也符合我们四季度避高就低的预期。市场整体环境依然较好,因此不必担忧整体指数,只是估值对一些板块的压力较大,因此市场预计仍是结构化的特征,市场震荡格局依然维持,整体是回升。短期我们依然保持适度的乐观,只是机会选择上要跟随市场的脚步。
周期强势蔓延。市场虽然是交易的特征,但是个股力度渐弱。从个股涨幅来看,涨幅较大的个股有周期的特征但是也不明显,同时涨幅相对前期较小,而跌幅较大的则主要是前期涨幅较大个股。从概念指数看,主要以金融类的指数占主导,医疗、酒类、白电等出现明显调整。从行业看银行、非银金融、采掘等表现较好,家用电器、传媒、医药生物等表现较弱。周期的强势渐渐从有色、化工蔓延到金融板块,特征愈发明显。而与之相对的是医疗相关的连续调整。市场的分化是交易性质决定,避高就低是资金的选择。尤其在市场整体估值不低的情况下,市场内部风格的切换,可以面临更小的阻力。因此低估值的板块依然是近期市场的主要方向。涨幅较大创业板的连续调整并非坏事,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的继续上行,也提供新的机会。四季度主要机会在于周期性的行业以及回调充分的科技行业,但这两个机会也存在轮动的特征,周期为主科技为辅。
市场机会仍在。整体来看,市场风格依然是大强小弱,高低位的切换也是市场的平衡。受估值影响。市场整体向上空间有限,通过高估值的回归和低估值的修复,市场的活跃度得以维持,这也是市场健康的表现。短期看市场环境依然稳定,我们可以继续保持适度乐观,依然是关注周期类的结构性机会。同时关注调整到位的科技股的中长期机会。当然如果周期股短期如果涨速过快也许注意市场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