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制造业领域持续向好,工业机器人需求维持高位。
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 21467套,同比+38.5%,1-10月累计产量183447套,同比+21%,累计产量创 27个月来新高,行业复苏动能持续。我国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服务于汽车、3C 制造领域;10月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态势,产量同比+11%,销量同比+12.5%,1-10月汽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降幅连续六个月收窄至 15%;3C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扩大至+12%。此外随着食品、仓储、光伏等行业自动化升级,多元化的需求推动我国机器人行业持续增长。10月 PMI 指数 51.4%,整个下游制造业持续向好。
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领先指标回暖,20Q3出口中国占半壁江山。
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一般领先我国产量 6个月左右,日本订单金额从19年 11月起增速转正,20Q2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9月订单量环比快速增长 22%,创 20年 1月以来新高;20Q3日本机器人出口销售额虽同比-2.3%,但出口中国的销售额同比+7.5%,占 20Q3总出口额49.9%,侧面反映我国机器人行业复苏趋势,需求正处旺盛期。
预计 20-24年机器人本体复合增速 19.1%,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据我们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实际为 79台/万人,仍低于全球均值 91台/万人,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复盘我国及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可见,2018年以前我国机器人销量增速中枢和机器人密度以及人口结构都与日本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水平相似。参考日本经验,我们预计未来 4年工业机器人仍将保持中速发展,预计 2020-2024年本体销量复合增速 19.1%。近年优质的国内机器人厂商开始崛起,份额逐渐提升、替代进程不断加速,有望借助行业东风、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投资建议:
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复苏,国产机器人有望凭此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国产替代弹性较大。我们看好掌握核心技术的本体龙头埃斯顿和埃夫特、具备快速扩张能力的系统集成龙头拓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