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经济股表现料续分歧。上周五港股微跌,恒指曾跌260点,收市跌幅收窄至12点,连跌三天,全周仍升443点或1.7%。旧经济股回吐拖低恒指,汇控(5HK)跌2.9%;建行(939HK)跌2.6%,中海油(883HK)挫4%。相反,科技股支撑指数,腾讯(700HK)公布季绩后升4.3%。上周五美股上涨,三大指数均升逾1%,其中标普500指数创收市新高。市场一方面忧虑欧美疫情严重,同时继续憧憬疫苗研发有进展,而多家大型企业季绩胜预期推动大市向上。本周市场将继续关注美国选举的消息(特朗普提出的诉讼)、欧美疫情和疫苖研发进展,另外美国联储局有多位官员将发言。估计恒指本周表现反复,支持于250天线约25,400,而新经济股和旧经济股料之间料续有轮动表现。
恒生指数加入美团、安踏、百威,剔出太古。恒生指数公司上周五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结果,恒指成份股加入美团(3690HK)、安踏体育(2020HK)及百威亚太(1876HK),于恒指占比分别为5%、0.99%、0.46%,同时剔出太古(19HK)。恒生指数成份股数目将由50只增加至52只。变动将于12月7日起生效。
内银于信用债投资占比不高,违约风险影响有限。近期内地信用债违约事件增加,包括国企华晨汽车集团和永城煤电等,令市场关注信用债市场风险或影响内银之资产质量。根据万德数据,今年信用债违约集中于工业、矿业、能源和地产,疫情影响盈利和现金流或将造成更多违约风险,其中产能过剩的企业之风险较高。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覆盖的内银之投资组合大部份于低风险的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66%)和其他金融机构债(17%),企业信用债仅占表内资产/投资之2.1%/7.9%,其中民生银行(1988HK)和光大银行(6818HK)之占比较高,或面临较高风险。过去几年,内银积极削减高风险行业(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等)之贷款,截至6月底于矿业之贷款仅占总贷款之1.5%。综合而言,我们相信信用债违约对内银之影响有限,而人民银行很可能增加注入短期流动性以稳定市场利率。我们较看好偏重零售银行业务之内银,因不良贷款风险较低,包括平安银行(000001CH)和邮储银行(1658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