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教授的论文《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宏观经济学家》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也显示了当代宏观经济理论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的力不从心。我们组织翻译了曼昆教授的这篇论文,希望对投资者理解宏观经济现象能有所帮助。
经济学家喜欢摆出科学家的架势。我知道,因为我经常自己也这么做。
在我教本科生的时候,我非常有意识地把经济学描述为一门科学,所以没有一个学生在开始这门课程的时候会认为他在为一些软弱无力的学术努力。我们大学物理系的同事可能会觉得有趣的是,我们把他们看作是近亲,但我们也会很快提醒那些愿意听的人,经济学家用数学精确地构建理论,收集关于个体和总体行为的大量数据,并利用最先进的统计技术来作出没有偏见的经验判断。
我最近在华盛顿担任两年总统经济顾问,当时美国经济正挣扎着走出衰退,我逐渐意识到宏观经济学这一领域不是作为一门科学诞生的,而是一门工程学。上帝把宏观经济学家放在地球上不是为了提出和检验优雅的理论,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他给我们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深度。
产生宏观经济学这一领域的,恰恰是这些问题:20世纪 30年代的大萧条,这是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包括如此低迷的收入和如此普遍的失业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资本主义体系的生存能力遭到了严重质疑。
本文简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并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行了评价。我的前提是,这一领域是通过两类宏观经济学家的努力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是把这个领域理解为一门工程学,另一类宏观经济学家是希望它更像一门科学。工程师首先是解决问题的人。相比之下,科学家的目标是了解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宏观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两者之间有所不同。早期的宏观经济学家是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过去几十年的宏观经济学家对开发分析工具和建立理论模型更感兴趣。然而,这些工具和模型应用进展缓慢。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互动——有时是富有成效的,有时则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对我们所有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为了避免混淆,我应该在一开始就说,我讲的故事不是关于好人和坏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工程师,都没有更大的美德。这个故事也不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和头脑简单的水管工。一般来说,科学教授在解决工程问题上并不比工程教授更擅长解决科学问题。在这两个领域,前沿问题都是难题,也是智力挑战性的问题。
风险提示本文结论基于海外文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