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1:静候瑞德西韦临床数据,防护+基础治疗+抗炎是关键,中和抗体+疫苗是希望
核心观点2:短期靠基础疗法+各类已上市或已有临床基础的药物通过开展临床实验救治更多患者;中期看中和抗体类的特效药(开发小分子药物所需时间更长,暂不考虑);长期看疫苗
化药主要以抗病毒+消炎+抗细菌感染为主:
虽然目前瑞德西韦仍被称为“人民的希望”,但现阶段尚未有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撑其疗效;
目前有临床数据支撑的两个相对有效品种为法匹拉韦和氢化氯喹。
生物药主要以中和抗体+抑制炎症因子风暴为主:
中和抗体具有安全、高特异性的优势(可以理解为抗新冠特效药)最早于8月进入临床,君实生物、再生元、Vir都在抗埃博拉病毒方面有相关经验;
抗炎药多为已上市品种,重点关注赛诺菲和罗氏的IL-6单抗;舒泰神的C5a抗体个例临床数据优异(重症患者注射后当天体温恢复正常)。
疫苗所需研发时间最久,核酸类疫苗领跑,但因史无前例,成功概率有待评估:
疫苗开发至少1年以上,即便紧急应用+有条件上市也不能大规模使用,此外有效性可能还需要不断优化;
康希诺+Moderna领跑,核酸类疫苗虽快,但缺乏实际成功案例,而康希诺的腺病毒疫苗技术所开发的埃博拉疫苗已成功上市,风险相对较低;此外康希诺II期已发公告预计全球最快;
Moderna mRNA疫苗:最早进入临床只因跳过动物实验,且最早进入临床不代表最快出产品(以ZIKA病毒疫苗为例:DNA疫苗最先进入临床,但传统减活疫苗最先开展临床III期)
Inovio DNA疫苗:新冠疫苗预计最早4月进入临床,秋季公布第一批数据;公司研发管线中同为冠状病毒的MERS疫苗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为新冠疫苗开发增添信心;
BioNTech mRNA疫苗:新冠疫苗研发牵手辉瑞和复星,最早4月进入临床;
CureVac mRNA疫苗:未上市,其狂犬疫苗疗效数据良好,其优势为使用剂量低;自新冠爆发后,公司成为德、美政客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