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别自动驾驶为线控制动提供明确的市场需求。线控制动属于执行层部件,既可以由刹车踏板控制,也可以脱离人力,由ECU控制主动建压。功能相似的ESP车身稳定系统只能作为紧急备用方案,要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必须开发一套新的电子助力装置作为常用制动,并配合ESP、EPB、RBU等形式的电子安全冗余。除此之外,线控制动可以缩短制动距离,软件定义踏板感,满足智能驾驶需求,符合集成化、电子化趋势。即使整车EEA改革,制动单元ECU、芯片对安全稳定性能要求严格,将长期独立存在。
新能源车型没有稳定真空源,线控制动对比电子真空泵优势明显。传统刹车系统需要依靠发动机获得真空,而纯电动车没有装配发动机,混合动力车发动机启停都是常态。对此,市场上有两种解决方案:
(1)电子真空泵EVP;
(2)线控制动。EVP除寿命短、噪音大和有高原反应外,能量回收效率远低于线控制动,且不满足自动驾驶需求。ibooster与ESPhev协调最高可回收0.3g减速度,在制动频繁的城市路况下,续航里程增加10%-20%;EVP与制动系统并联,能量回收率只有ibooster+ESPhev协调式回收方案的5%左右。
one-box方案的EHB在未来5-10年内是线控技术的主导。EHB保留了液压管路,EMB直接将输入与终端执行之间的部件全部简化,因此只有EMB是完全的线控制动,EHB并非终极方案。但安全稳定才是刹车系统的第一要务,EHB具备可靠的机械备份,即车载电源失效时启用纯液压助力;EMB没有机械冗余,必须具有很高的设备可靠性、总线协议和抗信号干扰能力,尤其是需要解决车载电源失效问题。此外,刹车片产生的高温巨震环境对电机稳定性、芯片半导体和永磁材料造成巨大考验,短期内难有突破。EHB又分为one-box和two-box两种技术类型,区分标准在于ABS/ESP系统是否和电子助力器集成在一起。以two-box方案的ibooster为例,必须和ESPhev配合才能与踏板解耦,采用协调式能量回收策略,新一代IPB则为one-box方案。
汽车电子新蓝海,早卡位铺垫超车可能。2019年EHB市场规模仅有不到10亿元,2020-2025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可达23%。未来,线控制动市场有可能达到100亿级别。电子助力刹车和ABS/ESP需要满足极高的安全等级,因此整车厂十分慎重,线控制动的应用节奏不会快于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为自主线控制动研发提供了技术追赶的时间。博世ibooster率先量产,几年内几乎是市场的唯一选择,积累了对安全件至关重要的数据和口碑,而同期发布的大陆MKC1虽然集成度更高,但2017年才实现量产,先发优势不再。自主厂商早卡位、早布局,凭借性价比优势,未来5年有可能在线控制动这片新蓝海中实现弯道超车。
投资建议:研发线控制动要求厂商在ABS、ESP、EPB等方面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市面上主要的线控制动厂商皆为传统Tier1巨头或早早布局的OEM,深耕制动领域多年。重点推荐伯特利,成熟的EPB技术可作为线控制动的电子冗余,one-box方案领先其他国内厂商,WCBS将在2020年实现量产。建议关注拓普集团、亚太股份和万安科技在线控制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投产计划。整车厂替换安全件节奏较慢,卡位优势或在远期发挥。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或不及预期;下游客户销量或不及预期;新客户开拓或不及预期;年降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