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公司2020Q1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下降21.6%;扣非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24.1%;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10.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亿元,同比增长477%,主要系各板块业务增长和及时收回应收款项。
疫情带来一过性的影响,不改长期增长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武汉研发中心延迟复工近2个月对中国区临床试验服务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通过与全球客户保持线上紧密联系推动国内外业务开展,2020Q1收入端仍实现15%增速。利润端来看,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与毛利率水平下降有关。2020Q1公司IFRS毛利率为34.4%,同比下降3.7pp,主要系疫情对武汉研发中心的运营以和临床试验服务业务造成影响、公司对关键人才的激励计划产生费用,预计毛利率水平将随着武汉研发中心等基地恢复正常运营而回升。考虑到目前公司国内研发生产基地已经全面复工,尽管疫情会对美国区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在公司积极应对和业务连续性计划之下,我们认为Q2、Q3公司业绩会有亮眼表现,预计全年业绩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客户增加与项目推进,公司增长动力强劲。从客户数量来看,2020Q1公司新增客户超过240家(其中海外客户128家),活跃客户超过3900家。从项目数量来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1)小分子CDMO/CMO方面,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超过1000个(III期42个,已上市22个);2)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方面,目前临床阶段项目35个(其中24个I期,11个II/III期)。3)DDSU(里程碑和销售分成收费模式项目)方面,一季度公司助力客户完成6个研究性新药的临床试验申报(累计91个),并获得5个项目的临床试验许可(累计62个),未来随着新药品种实现上市销售,将为公司带来稳健现金流入。整体而言,公司一体化服务平台优势显著,持续吸引全球客户群体,随着各板块项目不断推进,收入增长有望提速,公司长期增长动力强劲。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43元、1.78元、2.21元,对应PE分别为72、58、46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医药研发外包行业龙头,一体化服务平台优势显著,长期增长基本面强劲,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数量和进展不及预期;投资收益波动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