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兰州一家烤羊肉串店恢复营业,工作人员称,这几天店里一天能卖出6千多串,为饱口福一顾客站着吃了40串近2斤肉。前期被抑制的餐饮消费欲望在疫情扩散得到有效控制的过程中会逐渐释放。
投资要点:
疫情推动线上外卖业务高增。参考2019年的数据,餐饮行业春节期间的销售额对行业全年餐饮收入的影响超10%,而疫情导致大部分餐饮门店的停业时间延长至今,对全年收入的冲击更大。停业期间高额的员工成本支出和租金成本支出导致很多餐企面临着现金流短缺的风险,在自救的过程中,积极的拓展线上业务成为他们的首选。根据美团数据显示,2月初营业的商户中,53.6%的商户外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高达42.9%的商户外卖占比超过70%。疫情推动了外卖业务的高速发展,除了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大规模公域流量,小程序、公众号、社区群等私域流量也被充分的挖掘。
疫情倒逼餐企做出改变。首先经过疫情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卫生等问题,这些要求倒逼餐企做出更多的改变,包括食材的新鲜程度、食材的追踪溯源、用餐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升等等;其次经过此次疫情餐饮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社交化,以通过更多的场景和渠道提供服务应对非常时期的冲击;此外疫情后对健康养生的要求,会让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做出一些改变,健康饮食要求餐企对自己的产品有更清晰的定位、更合理的营养搭配、更专业化的健康指引。目前复工后的企业,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食堂实行分餐制,鼓励合理分餐,而对于餐饮门店来说,由堂食转外带则成为主流,未来分餐制、机器人智能化配送将越来越普遍。消费者的“吃货”属性不变。人是群体性的动物,都具有社交属性,经历过一段时期的封闭、孤独生活后,人们非常向往社交,需要与朋友交流抒发自己的情感,需要美食来安慰自己,餐饮成为前期被抑制的消费迎来的第一轮释放。火锅餐饮是餐饮细分中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近万亿,在社交餐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在复工后,人们仍抱有较强的欲望去消费,此外川菜、烤肉等大众消费口味的餐饮也会备受喜爱。可持续关注海底捞,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区门店有望陆续开业,同时也启用线上业务,门店客流量、翻台率等数据成为增长持续性的重要指引。
风险提示 :疫情扩散导致门店持续关闭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