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加减法“ 拉开公司第三次创业大幕2018年公司发布“ 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 , 提出“ 做加法减法”经营思路: “ 做加法” 即聚焦核心品牌( 长安牌、 长安福特、 长安马自达) ,“ 做减法” 即混改/剥离亏损业务板块( 江铃控股、 新能源汽车业务等)。
新品周期兑现,“加法”效果显现2018年长安品牌架构梳理完成,自主品牌迎来新一轮车型周期。 2019年 9月 CS75plus 上市后即热销。 CS75系列 11月合计销量 2.7万辆,跃居 11月 SUV 销量第二名。 CS35系列 11月销量 1.6万辆,位居小型 SUV销量第一。 后续随着 CS55plus、 逸动 plus 和基于全新平台开发的车型上市, 2020年有望成为自主品牌产品大年。
2020年长安福特将导入多款全新车型: 锐际、 探险者和林肯两款车型。
相比过去产品周期, 本轮新品周期的特点是以高 ASP 车型为主, 整体单车利润或有所改善。 长安马自达 2020年将导入新车 CX-30和 SKYACTIV-X发动机, 叠加 19Q4已上市的新马自达 3, 公司销量有望同比改善。
江铃控股、 新能源汽车子公司率先“ 做减法”2019年公司完成江铃控股的混改, 新能源子公司引入战投增资扩股初步确立。 “做减法” 可以有效降低亏损业务对公司的业绩影响, 并借助战略资本改善子公司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或将通过出售 CAPSA 股权、轻型车事业部实施混改等方式继续“做减法” 。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和“ 买入” 评级随着“ 加减法” 措施逐步落地, 公司基本面改善, 业绩和估值有望修复。 公司公告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增资事项或将产生 22.91亿元非经常性收益。 考虑后续流程进度, 预计此非经收益大概率计入 2020年业绩。 我们维持公司 19~21年归母净利润-1.8/34.6/48.7亿元,对应 EPS -0.04/0.72/1.01元的预测( 若 2020年计入上述非经常性收益, 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增厚至57.2亿元, 对应 EPS 为 1.19元) ,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1. 汽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2. 市场竞争加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