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持续打压市场情绪。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7.2%,预期7.9%,前值7.8%。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预期5.3%,前值5.8%。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预期5.4%,前值5.4%。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9月的5.2%下降到5.1%,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出现回落,10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依旧。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服务业生产总体平稳,显示服务业生产仍相比工业生产的景气程度更高,失业率与新增就业指标同时出现边际改善也主要得益于服务业相对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呈现出边际走稳倾向,但工业生产的企稳可能需要等PPI拐点后才能确定,整体来看,经济仍处下行区间中。
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较多,成为扰动市场的一大驱动力。10月CPI同比上涨3.8%,超过预期及前值,市场对通胀预期担忧再度升温制约货币政策实施;但10月PPI持续负增长,与CPI走势仍保持背离,而陆续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品零售额等经济数据均不及市场预期,经济在短时间内仍具有很大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数据的不及预期成为了打压短期投资者信心的最大影响因素。
经济数据走弱驱动政府稳增长举措逐步加大,有助于经济走稳。虽然经济仍有回落压力,不过国务院积极召开经济座谈会,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更有效运用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此外,管理层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对基建等项目资本金比例有所下调,发改委也在积极推进项目,加大对消费领域支持力度,有助于后续经济走稳。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稳健信号。政策方面,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稳健信号,报告提出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强化逆周期调节,但同时也指出“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未来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定力,以精准滴灌的方式逐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下一阶段政策思路仍将延续逆周期调节基调,同时指出将继续按照“因城施策”基本原则落实房地产长效管制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在10月经济数据显示供需两端纷纷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房住不炒,意味着基建仍是下一阶段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促进有效投资,下调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超5个百分点,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并且,基础设施领域和其他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项目,可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不超过50%比例资本金。会议部署对安全生产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这是自2015年以来,我国再次下调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此举将带来同样规模的资本金撬动更高杠杆,未来基建投资增速将延续回升势头,对于最低资本金下调比例较大的行业将产生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