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继续走强,震荡上行,沪指11连阳,连涨四周,但是涨势、成交量较前周都有显著缩减,存量博弈格局之下,金融地产与大消费蓝筹是最大赢家,创业板表现则相对低迷,市场二八分化明显。我们在周中持续推荐的大消费蓝筹股(食品饮料、畜禽养殖、民航机场、娱乐消费)以及医药(创新药、仿制药)都有强于大市的表现,因需求回暖、供给有限、景气走升背景下的涨价逻辑依然确立,我们维持对其的推荐。
另外,此前提示中短期配置价值的房地产板块也继续走出独立行情,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龙头业绩稳健、确定性高,叠加上棚改区建设、租赁房建设等影响的不断发酵、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边际放松迹象,房地产仍具备中期配置价值,重点可关注低估绩优龙头,并对相关政策的变动保持敏感。
中期维度下,经济有底,流动性做顶的大判断不变,投资者不宜对市场单边上涨的空间过分乐观,盲目追涨。目前市场已经加速上涨至前期高点3450附近,下周将面临更大的获利了结压力,而且从成交量逐步衰减的趋势来看,量价配合不力,上攻的势能不容乐观。
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趋势不断得以确认,金融监管全面趋严的手腕也屡次刷新市场的认知。继上周金融监管部门连发四文,对委托贷款、债券业务、同业风险暴露、同业负债全面监管、精准打击之后,银监会再次表态,发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称2018年重点整治8个方面22条,包括违反信贷政策和房地产行业政策;违规开展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合作业务;未经审批设立机构并展业,违规开展存贷业务、票据业务,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等。
在政策的严厉压制下,金融去杠杆的效应“立竿见影”。上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2月金融数据全面回落,M2、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三项数据均不及预期;新增贷款5844亿相比10000亿犹如“腰斩”, M2增速8.2%创历史新低。 然而,今年年内,金融去杠杆、严监管的政策路径仍将延续,力度只会加强而难以放松,流动性收紧对于包括股市、债市在内的大类资产价格的压制仍是未来最大的风险来源。
短期看,大盘上方压制加强,量价配合不力,上攻动力有限,将大概率转入横盘震荡和巩固。市场热点散乱、持续性不强,建议投资者及时了结前期利润,不宜短线思维,盲目跟风。行业配置上,我们仍然坚持,政策是主导力量,盈利改善是底层逻辑。建议投资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破旧”、“立新”为两翼,围绕通胀“涨价”逻辑均衡布局,深挖业绩改善确定性较高、相对估值具备优势的个股。持续关注强周期下的建材(水泥、玻璃)、农药化肥、机械、石墨电极、钢铁;消费升级下的食品饮料高端龙头、畜禽养殖(猪、鸡)、民航机场、医药(创新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造业升级下的风电、智能汽车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