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资本市场“深改12条”点评:制度完善强化长牛期提前到来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谢超,李瑾,陈治中 2019-09-1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

9月 9日至 10日,证监会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 12个方面重点任务。

点评:

对于资本市场深改 12条,我们认为应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整体角度去理解: 一方面是,房住不炒,意味着要打破信用与房价的顺周期循环,减轻经济对间接信用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在“紧信用”的背景下,要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繁荣资本市场,来发展直接融资、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深改 12条”标志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改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资本市场重要地位再一次得到确认。

事实上,自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意义, 2019年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后。科创板及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布科创板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融资融券标的扩容并优化实施细则、债券市场交易范围得以拓宽,资本市场规则完善的步伐已经明显提速。

我们认为, 9月 10日发布的 12项重点任务再次从战略上确定了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具体包括: 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切实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强投资者保护;提升稽查执法效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提升科技监管能力。

具体而言,资本市场改革主要指向完善基础制度、法制保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等几个方面,目的是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令投资者享受发展成果。 其中最为关键的几条,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投资者保护、增加法制供给,解决了资本市场长久以来的制度顽疾。 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有利于抑制炒壳卖壳等不正常的投资风气;增强投资者保护、加大法治供给有助于解决大股东造假成本低、收益巨大和资本市场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增量资金入市。美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竞争力就体现在严厉的造假惩罚上,集体诉讼制度之下,造假企业和大股东面临的不只是巨额的金钱惩罚,甚至有牢狱之灾。长期资金入市和制度完善,都有利于推动市场风格更加回归基本面。

总之,“深改 12条”对资本市场构成战略利好,有助于资本市场机制日趋完善,在制度层面强化了“长牛期可能提前”的判断,后续需要继续观察这一系列战略规划在战术层面落实的进展。从行业层面,提出“鼓励中小券商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意味着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头部券商有望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大潮中的更多的获益。

风险提示: 1、美股波动加大; 2、经济超预期下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