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科创板专题研究:科创板估值方法选择

来源:中国银河 作者:杨晓彤 2019-06-2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截止 2019年 6月 19日,上交所披露已受理科创板申报的企业共 124家,其中 16家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11家提交证监会注册,得到证监会同意注册回复2家,1家披露上市发行安排及询价公告。预计 7月会有首批科创板企业上市交易。

2、科创板发行定价机制:

(1)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科创板发行人的保荐机构通过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子公司参与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

(2)通过网下初步询价直接确定发行价格,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

3、科创板公司重点支持 6大领域(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每个领域适用的估值定价方法不尽相同。每个领域内的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估值定价方法也有差异。

4、估值方法分为 4类:

(1)绝对估值法,包括 DCF(DDM、FCFF、FCFE)、EVA 等;

(2)相对估值法,包括 PE、PB、EV/EBITDA、PS、EV/GMV、PEG 等;

(3)资产价值法,包括重置成本法、清算价值法、RNAV;

(4)其他方法,包括 VM 指数、实物期权法等。

5、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初创、成长、成熟、衰退 4个阶段。4个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对应的估值方法也不同。

(1)初创期适用的估值方法: EV/EBITDA、PS、实物期权法、EV/GMV;

(2)成长期适用的估值方法: PE、PB、PS、PEG、EV/EBITDA、EV/GMV;

(3)成熟期适用的估值方法: DDM、PE、PB、EV/EBITDA 等;

(4)衰退期适用的估值方法:重置成本法。

6、目前 124家已受理公司中,成立时间 5年以内 6家,5-10年 30家,10-15年48家, 15-20年 32家, 20年以上 8家。成立 10-15年的公司家数最多,占比 38%。

初创型公司较少。

7、目前已过会公司共 16家,根据 16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的拟募集金额、拟发行股数、历史业绩情况等数据,我们模拟计算了公司静态估值情况。

目前已过会公司预期市值的中位数为 40亿,预期 PE 中位数 32倍,预期 PB 中位数 6倍,预期 PS 中位数 6倍。

8、风险提示:仅用一种估值方法容易出现偏差,建议多种估值方法对比参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