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9年,短期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在政策托底基建的背景下,房地产下行的风险将成为主要矛盾。
综合看各部门杠杆率数据,企业部门杠杆率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2016-2017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部分传统的高负债率行业,负债率仍处于高位,风险依然存在,预计部分行业受经济下滑以及贸易战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大。政府部门杠杆上升和每次财政刺激的时点保持一致。虽然隐性债务的快速增长使得政府的杠杆率上升较快,但是如果债务偿付能力高,则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很低。为了托底经济,基建是抓手,2019年政府还是会被动加杠杆。考虑到稳定预期,风险大幅暴露的可能性不大。居民部门杠杆,主要体现在就是按揭贷款的上升。直观上看,居民部门杠杆率高企确实加重了居民负担,特别是2015年以后房价的大幅上涨,使得居民住房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部分城市已经产生了住房高成本对消费的“挤出效应”,特别是经济下行期,挤出效用将有所放大。这些方面都是未来的风险点。
从过去几年新增变动看,新增贷款主要来自于与地方政府相关的基建类贷款、房地产相关贷款以及居民相关的零售贷款(主要以按揭为主),而制造业贷款和批发零售贷款则持续被压降。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率已经高于2008年的水平,房地产相关贷款、基建类贷款以及个人贷款的不良率也已经接近2008-2009年的水平。在政府财政压力不断上升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现金流存在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明年这些传统低风险或者相对低风险的贷款的不良率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相应,银行的信用成本也将上升。再来对比各家银行的贷款结构,高低风险贷款的占比,以及高风险贷款中,房地产贷款的占比情况。国有大行、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低风险贷款的占比较高,受明年经济下行的影响相对较小。
投资策略:展望2019年,短期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资产质量的问题将成为核心矛盾,不良的暴露程度将决定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信用的有效传导有望驱动银行板块估值上行。
银行板块目前的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部分银行对应的2019年PB 已经降到0.6倍以下),基本隐含了对经济前景、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因此,我们维持板块强于大势的投资评级,重点推荐国有大行、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
提示:资产质量下滑超预期、市场下跌出现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