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8 年10 月28 日,保利协鑫6 万吨多晶硅料产能投放;10 月30 日,商务部公告于2018 年11 月1 日起终止实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多晶硅反倾销措施以及反补贴措施;10 月31 日,通威包头一期2.5 万吨多晶硅料产能投产,乐山一期2.5 万吨多晶硅料预计将于12 月投产。新增多晶硅料产能投放与对欧进口多晶硅料双反取消,国内多晶硅料供应量大幅增长。
国内多晶硅料产能持续扩张,先进产能成本优势显著 2013年以来,政府积极支持国内光伏行业发展,国内光伏装机快速增长,下游需求带动我国多晶硅料厂商扩产,截至2017年底我国多晶硅料有效产能达到27.6万吨/年,同比增长31.4%,能够满足超过50GW硅片多晶硅原材料供应。多晶硅料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持续降低电耗、硅粉等原材料成本,并通过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目前多晶硅料新建产能(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等)多数布局在内蒙古、新疆等低电价地区,较原有产能(江西赛维、徐州协鑫等)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对欧洲多晶硅料双反取消,多晶硅料环节竞争加剧 欧洲多晶硅料生产技术成熟、品质较高,一度占据国内主要市场份额, 2014 年起,我国商务部对欧洲进口多晶硅料征收合计约43%双反税率。截至2017 年底,我国多晶硅料下游硅片产量占全球产量比重超过90%, 产量达到87GW,多晶硅料需求较大,当年进口多晶硅料15.7 万吨,德国瓦克占比达到30%,显示欧洲多晶硅料较强市场认可度与竞争力。我们认为,高达43%的双反税率取消,将加强欧洲成熟硅料厂商市场竞争力, 增加国内优质多晶硅料供给,加剧国内多晶硅料市场竞争。
行业需求未有明显回暖,多晶硅料价格或有进一步下调 受“531”新政影响,单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约10GW,较2017年同期下滑接近40%。由于下游装机需求未见明显回暖,多晶硅料环节价格6月至今下降超过20%。进入四季度,保利协鑫、通威股份合计约12万吨新增产能已开始陆续投放,预计至年底国内多晶硅料产能将超过35万吨,满足超过80GW硅片生产需求。新投放产能属于优质产能,具备成本(电价成本)以及品质优势(满足单晶硅片生产需求),在整体行业需求未见明显好转背景下,多晶硅环节或将加速老旧产能出清,价格调整加速。
投资建议: 上游多晶硅料价格下跌将利好中游硅片、电池以及组件设备厂商,建议关注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
风险分析: 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需求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