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0.94%,铅回收业务贡献主要利润。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37亿元,同比增长20.94%,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15.65%,扣非后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降0.55%。其中,通信锂电实现销售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80.86%,通信铅酸电池实现销售收入25.12亿元,同比增长3.26%。电动自行车用动力电池实现销售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长51.57%,净利润为-2,526.4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亏损1,295.85万元。公司铅回收业务实现收入33.78亿元,同比增长25.55%,贡献净利润4.43亿元。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净利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80%~110%,达到1.19亿元-1.38亿元。
全产业链布局,挖掘更多利润增长点。
去年公司完成了对华铂科技剩余股份的收购,完成了铅酸电池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环节。向上整合产业链不仅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也将为公司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且公司拟拿出10.6亿元用来投资废旧铅蓄电池高效绿色处理暨综合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预计到2018年将新增60万吨的废旧电池处理产能,总产能将达100万吨。至此公司已掌握了从原材料的回收到电池的生产,再到系统集成等环节的核心技术和运营能力,公司未来业务拓展空间值得期待。
加速储能业务布局,有望迎来业绩兑现。
公司加速拓展“投资+运营”商用储能,推进用户侧多种场景应用模式落地,并实现在电力辅助服务、新能源并网、发电侧调频等领域的初步突破。公司全年储能电源及系统收入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9.59%,累计在建及投运项目容量约700MWh。此外,公司成立产业基金,积极拉动社会资金参与储能电站投资,支撑该领域未来更大发展。在能源局的储能政策引导下,预期储能电站业务在2018年将迎来需求大幅增长以及业绩兑现。公司在储能业务上的全面布局将在今年为公司贡献可观的利润。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00元。
全产业链布局和储能业务布局将推动公司利润高速增长,由于公司锂电池业务发展低于预期,我们略微调低18年净利、调高19年净利,预计2020年净利为9.5亿元,三年净利润为6.71/8.17/9.50亿元,对应EPS 为0.77/0.93/1.09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00元不变。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