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来临:经济有韧性,盈利有支撑
1. 一季度经济数据有望超预期;
2. 全年经济增速下滑,但具备足够韧性;
3. 中小创18业绩预期高增速待验证;
4. 关注盈利增速在持续扩大的电子、纺服、银行、医药等行业。
风险环伺:通胀抬头?货币收紧?监管趋严?外围扰动?
1. 通胀温和,暂不触及上限;去杠杆压力渐缓,需流动性支撑。
2. 二季度货币政策趋稳,流动性收紧预期下降;
3. 监管全面收紧,力度加码,对市场阶段性冲击不容忽视;
4. 全球流动性拐点尚不显著,央行继续以微调公开市场利率应对美国加息
资金面与估值
1. 资金供需可维持平衡,二季度更多关注外资流入速度与限售股解禁压力;
2. 大盘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上,中小创在估值低位;行业中,家用电器的PE最高,超过历史90%分位;钢铁、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电子的估值略微高于中位数;采掘、电气设备、国防军工、商业贸易、农林牧渔、公用事业、房地产、传媒、银行、非银金融、综合的估值接近历史10%分位。
大势研判与风格之辨
1. 风险环伺、震荡蓄势
综合宏观经济、企业盈利、货币\监管政策、流动性与估值多个维度考量,我们判断二季度A股将步入震荡蓄势阶段,走势前高后低,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震荡市中仍然存在不错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关键是要守住业绩为王、龙头胜出的主线思维,精选个股,正视风险。
2. 淡化风格,死守业绩市场风格之争将逐步淡化,不建议大家去博弈风格的切换。同时我们也一直坚持,业绩为王可以作为贯穿全年的投资逻辑,与其押注风格,不如死守业绩。风格之争趋于均衡,行业轮动效应弱化,建议投资者以业绩标准作为准绳来甄选个股,中长期持有。关注主板中绩优、低估、高分红的蓝筹龙马,中小创中业绩真实、内生成长的新经济领军企业。
行业配置二季度行业配置,我们重点推荐以下三条主线:
(一) 周期品涨价:建材(玻璃、水泥)、化工(维生素、农药、分散染料)、钢铁、造纸;
(二) 景气度提升:民航、机械、新能源汽车;
(三) 价值蓝筹&资金偏好:大金融、医药(消费升级、创新药、仿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