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如期缩量盘整,创业板冲高回落、尾盘跳水,市场风格的分化不再显著,这也符合我们对于后市风格将逐步趋于均衡的前期预判。
整体来看:
(1)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提供底部韧性支撑;
(2)流动性环境仍维持基本平稳,央行超量续作MLF、提前熨平跨季资金面波动,但下周有跟随美联储升息上调逆回购利率的可能;需要注意,风险并未消散:(3)外围市场风波不断,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预期仍在升温;虽特朗普与白宫幕僚长凯利暂时达成“休战”,但白宫人事动荡与贸易战的阴霾也并未完全散去,仍是足以冲击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隐患;另外,美国消费者信心和工业产出数据十分亮眼,印证经济复苏势头强劲,需关注下周美联储利率决策会议释放信号。
(4)国内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码,中长期来看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指引投资回归价值与基本面;但在短期难免对市场情绪面产生较大震动。
中国金融已经步入全面强监管时代,市场将正本清源,这也是价值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
(5)证监会表示,CDR 将很快推出,短期来看,“独角兽”概念对于场内优质成长股将有所提振,尤其是符合技术、政策双轮驱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生物科技等领域。但部分“独角兽”概念股的炒作已脱离了公司基本面,估值虚高风险较大,不宜跟风追涨。
正如我们此前所言,“独角兽”无论以何种方式登陆A 股市场,都将重塑A 股、尤其是创业板的估值体系,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伪成长”来说,不是“鸡犬升天”的一剂兴奋针,而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创业板的估值短期受此事件刺激有所提振,但中长期来看则将是重塑、分化,甚至是较大的压制。
目前市场资金博弈加剧,缺乏明确主线行情,概念炒作节奏凌乱、可持续性不强。我们在三月策略中定调“淡化风格,业绩为王”,市场风格之争将逐步淡化,后市出现“一边倒”的极端行情概率很小,不建议大家去博弈风格的切换。同时我们也一直坚持,业绩为王可以作为贯穿全年的投资逻辑,与其押注风格,不如死守业绩。风格之争趋于均衡,行业轮动效应弱化,建议投资者以业绩标准作为准绳来甄选个股,中长期持有。关注主板中绩优、低估、高分红的蓝筹龙马,中小创中业绩真实、内生成长的新经济领军企业。短期应适度控制仓位,防御风险,重视业绩,精选个股。
行业配置三条主线:
(1)周期品涨价:建材(玻璃、水泥)、化工(维生素、农药、分散染料)、钢铁、造纸;
(2)景气度提升:民航、机械、新能源汽车;
(3)基本面改善&资金偏好:银行、保险、医药(消费升级、创新药、仿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