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历史回顾
2004年企业业绩强劲增长,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38%。经济高速增长,驱动利率快速上行,十年期国债利率从3.36%飙升至5.17%。经济增长同时驱动物价飙涨,2003年11月CPI达到3.0,2004年6月进一步飙升到5.0。面对实体经济过热增长,通胀飙升的情况,央行果断紧缩货币政策,分别在2004年4月提升准备金率,在2004年10月实施加息。利率飙升,通胀飙涨,货币紧缩,众多利空共同驱动A股指数从2004年3月开始回调。
2010年历史回顾
在安全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2010年企业经营状况逐步修复,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78%。实体经济复苏,驱动利率震荡上行,十年国债利率从3.64%温和上升到3.97%。实体经济复苏,进一步驱动物价飙升,2010年5月CPI达到3.1,2010年11月进一步飙升到5.1。面对实体经济过快增长,通胀飙升的情况,央行果断紧缩货币政策,分别在2010年1月提升准备金率,在2010年10月实施加息。众多利空叠加,A股指数结束2009年以来上涨趋势,自2010年1月触顶回落,并在2011年和2012年进一步趋势下跌进而形成了长达3年的熊市。
2017年历史回顾
在2017年企业业绩平稳增长,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10%。
实体经济复苏,驱动利率有所上行,十年国债利率从3.01%上升至3.92%。经济平稳增长,同时驱动物价温和上行,2017年12月CPI报收1.8。经济总体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均未有调整。回顾2017年A股市场,在业绩主导下,A股指数整体微跌,高ROE指数全年大涨29.80%。
美国市场分析
美国经济确定性复苏,GDP增速从1.23%回升至2.50%。经济复苏,驱动美国就业数据大幅向好,平均时薪涨幅创2009年以来最高增速。可以预计,美国薪资增长在未来将逐渐传导至物价,美国最新CPI数据较2016年大幅上行。经济复苏,也驱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28BP。通胀上行,利率上涨,伴随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美国标普500指数结束自2009年以来的上涨趋势,在2018年2月大幅回调7.80%。
中国市场分析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经济现状和政策方向,与美国有所不同。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并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风险提示
中国物价增长超预期,央行货币政策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