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中小盘伐谋主题:电池中有黄金屋,回收蓝海千帆竞渡

来源:新时代证券 作者:孙金钜 2018-01-2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电池2018年迎来报废小高峰,回收利用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

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车用动力锂电池需求的快速上升。动力电池经过3-6年的使用,将逐步报废进入回收市场。根据我们测算,2018年将迎来首个动力电池报废高峰,全年报废容量达到16Gwh,2020年达到32Gwh。值得注意的是,报废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能产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电池拆解回收得到的锂、钴等金属资源品,在供需紧平衡背景下也具备较高经济价值。因此,将报废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

拆解回收金属资源是当前报废动力电池处理的优选项

动力电池回收可以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个过程:(1)梯次利用:电池剩余容量低于新能源车使用标准(80%)时必须进行更换,淘汰后的电池经过重新组装,可以在储能等其他领域继续使用;(2)拆解回收:电池容量损耗严重时无法进行梯次利用,此时应通过资源化处理回收电极材料和锂、钴、镍等贵金属资源。现阶段,动力电池一致性较差、回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梯级利用规模化难度较大;相较而言,直接将报废电池拆解回收得到金属资源品,是解决报废动力电池回收问题的更优选项。

《拆解规范》出台有望重塑行业生态

商业模式方面,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为生产商和第三方回收为主,但长期来看,行业联盟模式是成本经济性最高的模式。借鉴欧美经验,理想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秩序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约束为辅,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回收市场体系意义重大。2017年底以来,随着《拆解规范》出台、三项动力电池新国标即将实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无序状态有望改变。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超过百亿,渠道和成本构成行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们测算,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得到的锂、钴等金属资源品收益将超过25亿元;而随着回收价值更高的三元电池逐步放量,2021年回收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1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65%。现阶段,专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具备一定先发优势;但随着市场参与者增加、行业趋于规范,回收渠道和成本将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因素,动力电池生产商以及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有望后来居上。锂电回收主题受益标的包括天奇股份(收购乾泰技术、拟收购金泰阁,实现循环业务全产业链布局)、赣锋锂业(国内率先建成锂产品资源闭路循环和综合回收的生态工业系统)、宁德时代(拟上市动力电池龙头,客户渠道优势突出,子公司广东邦普深耕电池回收领域多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次龙头,开拓废旧电池回收业务,打造锂电全产业链闭环)和东方精工(第三方动力电池PACK龙头业绩优异,强强联合巩固核心竞争力)。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政策低于预期,金属价格下跌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