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道路运输带动收入、业绩水平顺利回归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实现营收334亿元,同比+42%(2008-2016年中报均值268亿元),归母净利润7.9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78亿元明显改善(2008-2016年中报业绩均值10.25亿元)。分板块而言,公司前两大板块集装箱、道路运输营收分别达到100亿元(同比+105%)、97亿元(同比+39%),业绩分别达到6.8亿元(去年同期-1.4亿元)、5.7亿元(同比+57%),是公司营收、业绩大增主要驱动因素,其余板块共计营收136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4.5亿元,较去年-6.0亿元也有大幅好转。
毛利率总体稳定,三费下降、减值损失大幅收窄
公司2017H1整体毛利率18.41%,同比-0.35pct。其中,集装箱、重卡业务由于营收大增,毛利率同比+3.50pct、3.35pct。海工业务由于营收大幅-67.21%,毛利率-21.32pct。三费共计占营收12.64%,同比-1.48pct,而由于能化板块计提大幅缩减,资产减值损失大幅收窄,占营收0.70%,同比-6.16pct。
集装箱、道路运输业务超预期,全年预计持续强势增长
箱量分为新增需求与更新需求。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集装箱新增需求明显回暖,而由于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新增大量集装箱进入更新周期,更新需求持续强劲。预计随着下半年产能逐渐释放,今年全球集装箱销量有望达到270-300万TEU,较2016年全年约210万TEU大幅改善。箱价方面,由于目前集装箱仍处于供不应求市场状态,箱价维持在2300美金/TEU左右,预计全年保持坚挺。道路运输业务,受惠于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业务的增长,公司上半年已经完成8万台以上销量,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得以验证,全年有望实现15万台以上销量。
海工寒冬,公司迎难而上,斩获颇丰
全球海工持续低迷,海工平台的闲置、封存、拆解量均处于历史高位。受此影响,公司上半年海工收入12.15亿元,同比-67.21%,净亏损扩大至5.50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399万元)。公司迎难而上,一方面引入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稀释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开拓超深水半潜平台、深海养殖牧场等新兴、高难度项目。预计下半年亏损幅度将有所降低。
地产项目丰富,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打造品牌形象
公司在深圳前海、蛇口太子湾、坪山新区及上海宝山四块总建共计约476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为“工转商”计划重点推进地块。宝山地块已经于去年底、太子湾地块已于今年8月分别获得5.7亿元、4.95亿元拆迁补偿款。同时,公司积极引入优质战投,今年7月碧桂园加盟,有利于盘活公司现有土地资源。拆迁补偿款以及地产资产的增值均将提升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全球经济复苏,集装箱量价齐升,叠加房地产项目收益、大幅资产减值影响褪去。预计2017-2019年营业收入636亿、672亿、708亿,分别同比增长24%、6%、5%;归母净利润25.5亿、29.6亿、35.6亿,对应EPS为0.85、0.99、1.20,对应2017-2019年PE分别为22、19、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工业务复苏低于预期、地产项目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