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努力地打造自己的护城河,而在企业发展震荡的过程中,规模效应便是护城河之一。但是企业规模带来的意义,对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例如十年前手机行业的领导者诺基亚,其市场规模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然而现在已经几乎淡出热销的智能手机领域,而可口可乐这样的日常消费品,却依然受到大家喜爱,公司也保持了长久的活力。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因为不同的行业,其产品属性差别明显,规模效应带来的差异也十分巨大。iPhone打开了消费者的需求,创造了市场,诺基亚则因为点错了科技树,在当前主流的IOS和安卓系统冲击下,走的越来越艰难,智能手机的市场中没有了诺基亚的身影。而日常消费品则不同,大家对于餐饮的需求十分明显,解决饥饿是前提,再进一步就是营养和健康。
我们在逻辑上推演出的规模在不同行业中的影响不同,从数据上应该也有体现。我们以行业内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为规模特征、以当年ROE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测算行业规模与盈利的相关性,以此来验证规模是否能带来更高的盈利。我们按照上市公司行业进行分类,分别测算2000年至2016年每年年报数据中,行业内各个公司ROE与总资产、净资产相关性,再统计各年度每个行业相关性的中值和均值。
从统计结果看,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与ROE相关性最高的行业是食品饮料、房地产、休闲服务、公用事业,而电子,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相关性呈现负值。虽然我们的统计方法并不十分严谨,例如上市公司再融资,以及企业的生命周期等问题欠考虑,但整体而言,我们看到规模效应在不同的行业中差别明显。例如科技类的TMT行业,规模与行业盈利能力相关性较弱,且呈现负相关,而食品饮料、房地产行业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应。
我们不去细究市场规模在行业中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以大为美”的规则,绝非在全部行业中都是适用的,虽然我们看到当今BAT是出色的科技股企业,但是假如即时通讯软件被“飞信”或是“米聊”抢先占据市场,后来的腾讯有会如何?风靡一时的MSN现在的活跃用户还有多少?二十一世纪初的门户网站,例如雅虎,现在情况又是如何?我们并非在回顾科技股的历史,而是提醒投资者,在蓝筹股风格相对更占优的时候,切不可忽略行业的差异。2013年至今经历了明显的小盘股风格到大盘股风格的轮换,但是我们认为随着市场估值结构趋于平坦,未来市场会更加回归企业和行业特征,盈利能力带来的差异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