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制度环境是可以决定市场定价的,而市场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本就很强,问题在于短期,市场必然面临制度环境快速变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在于流动性风险,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金融产品,其固有的流动性特征使得其不可能无成本完成调整,因此制度环境变化遭到诟病就是因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成本。但是,我们认为本轮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是长期性的,其形成的新的制度环境将决定市场未来中长期的盈利特征,市场只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短期由于过度的抱团市场定价甚至会产生扭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终会解决。
当前监管层通过调整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市场参与者行为(包括个人及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规章条款,环环相扣,全方面渗透和影响金融市场。一方面加大对价值投资及资本市场开放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抑制过度投机、全方面围堵套利和加强风险管控。而且强监管不仅仅是来自于证监会方面,整个金融监管体系(一行三会)都在全面加强监管,制度套利的空间大大缩小了,市场短期仍有些难以适应,但驱逐过多不必要套利是此轮监管政策调整的重点,在大方向上不应再抱有过多幻想。
6月份市场面临美联储大概率加息的冲击,至于联储缩表的时间我们认为要在下半年(12月份启动概率更大),全球金融市场在过去半年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但市场的波动性似乎开始有所放大,市场应该有所警惕联储持续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中国的缩表问题,我们重申观点,2017年中国会有部分商业银行出现主动或者被动缩表的行为(在同业、理财、影子银行等监管全面加强的背景之下),央行则仍将维持货币供应稳定。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些过强了,在中国央行宣布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把“收盘价+一篮子”的中间价定价机制,转变为“收盘价+一篮子+逆周期调节因子”的定价机制之后,在短期离岸和在岸汇率均朝向相对偏强的人民币来定价(当然人民币的空头短期遭到了较大的打击),未来当美元再度走强之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可能较前期更高。
仍一系列金融政策的逻辑来看,力求稳定和加强监管是两条主线。当前监管和流动性的负面压力将持续压制市场短期的表现。维持市场风格仍然偏价值的判断,短期内风格难以出现明显调整。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双汇发展、大唐发电、宁沪高速、上汽集团、福耀玻璃、蓝思科技、广联达、中国神华、中国国航、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监管政策行为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