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日发布公告,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9.30%)归母净利润0.42亿元(-15.06%),EPS0.0578元(-66.18%)。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净利润减少 1515万元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06%。
稳坐轨交门系统龙头地位,2016年业绩符合预期:据公司2016年报称,城轨车辆门系统作为公司当前的核心产品占公司主营收50%左右,该产品国内市占率持续十年保持在50%以上。2016年公司实现营收20.1亿(21.35%),归母净利润2.40亿(30.53%),主要系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收入增长,分别增加 2.13和1.13亿元。公司近年连续获得上汽大众和德国TS16949、DEKRA Seal 证书,截止 2016年,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广汽、江淮、众泰等新能源品牌车企,并获取上汽大众预定点通知书。
外延式拓展新产品市场,收购龙欣科技切入3C 领域:据公司公告称,公司拟斥资34亿元收购涉足3C 精密结构件检测业务的龙欣科技100%股权。龙欣科技精密模具设计开发、纳米注塑技术、真空镀技术、自动装配技术处国内领先地位。客户包括OPPO、VIVO、华为、TCL、ADVAN、MICROMAX、LAVA 等。2016年营业收入10.18亿元(+55.5%);净利润1.80亿元(+29.5%)。未来三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2.38亿元、3.08亿元和3.88亿元。收购完成后,未来将形成轨交+新能源汽车+3C 多元化发展格局,为业务增长提供更充足的长期驱动力。
围绕“机电一体化”核心能力,适度跨界实现多元发展:公司将以“自主研发、合作设计”的研发设计模式,实现主要产品的前瞻性研究与设计。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2020年城轨交通车辆门系统市场规模可接近60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
因此,公司轨交门系统未来的市场空间较大。同时,公司还提供精密制造装备产品,其中包括电动工具零部件产品、汽车零部件及高端制造装备三个业务方向。公司未来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板块的投入,着力培育和孵化新能源公交门系统、闸机扇门模块、电机等新产品业务。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投资建议:不考虑此次收购,预计未来三年净利润3.18/4.24/5.27亿元,EPS 为0.43/0.57/0.71元,对应PE34/26/21倍,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在轨交、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装备产品的布局,又拟收购龙欣科技切入3C 领域,发展前景广阔。继续给予公司买入-A 的评级,复牌后6个月目标价18元。
风险提示:国内轨道交通投资放缓,公司被收购,政府税收补贴政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