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随笔:选择“好”企业,不是投资的全部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总是希望找到一些“好”企业。短期来看,“好”企业是指价格能够上涨的上市公司, 短期内企业基本面难以发生根本变化,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来自于估值。从长期来看,“好”企业是盈利能力高的企业,通过基本面的改善,推动股价上涨。如果我们根据历史数据,选出近年来盈利较好的企业进行投资,是不是能把握住“长期”呢?
为此我们构建了高盈利策略--以ROE 为指标,选出三年内盈利波动性小于10%、个股在5 月交易额超过一定阈值的上市公司,按照ROE 进行排序,选出每年年报ROE 最高的前15、前30 只股票进行滚动投资。回测结果显示,高盈利策略在A 股的长期表现,明显超越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此外,我们还将该策略移植到港股市场,同样以ROE 为指标进行回测。回测结果显示,高盈利策略收益率明显高于恒生指数,但低于同期恒生国企指数。
为了分析策略盈利效果,我们将股票的价格贡献拆分为基本面贡献和估值贡献,公式为Price = PE x Earnings,那么股价的涨跌则来自于估值的变化和盈利增速。通过对回测数据分析,我们认为高盈利策略的收益率主要来自于基本面推动,其核心在于选出较好的股票进行投资。
但估值的阶段性波动较大,会造成投资效果欠佳。例如恒生国企指数较高的前期回报,主要来自于该指数的市盈率自2001 年的6 倍左右,扩张至2007 年的30 倍左右。此外,虽然我们对前期个股的盈利波动性进行了筛选,但在回测期间部分个股的盈利增速为负,拖累了模型回测效果。
选择“好”企业,不是投资的全部。高盈利策略的个股筛选目的是为了选出好企业,然而只关注企业情况, 而忽略的市场估值因素,是导致收益率阶段性较差的重要因素。 选出“好”企业,也困难重重。该策略只是选出了前三年盈利波动较小、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但 “目前”、或者“历史”上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并不是未来盈利增速较好的充分条件,我们虽然从数据上选出大概率未来盈利增速较高的企业,但未来的表现依然存在较大波动,尤其是在2005 年之前的A 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