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加快,并购重组估值溢价下降
新股发行加快将降低并购重组预期带来的估值溢价。2016年底以来,IPO发行节奏有加快的趋势;2017年以来每周核发都在十家以上。部分投资者把近期中小创指数下跌归因于新股发行加快带来的“抽血”效应。我们认为新股发行加快的主要影响是降低并购重组预期带来的估值溢价。近两年IPO融资额在增发融资额的十分之一左右,融资总额占总市值的比例在1%左右,IPO对资金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是IPO审核加快会降低现有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预期,尤其是依赖并购获得增长的公司、小市值公司和业绩较差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估值溢价将会下降。而蓝筹股、消费股的并购重组预期较弱,受影响较小。
周期股业绩兑现,投资窗口来临
金融领域去杠杆和传统行业供给侧改革同时推进,周期类国企有望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2017年将着力解决一批风险点,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压低股市的整体估值。周期性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周期回升,盈利预期上升将支撑股价上涨。尤其是供给侧改革重点推进的煤炭、钢铁、石化等行业,混改重点推进的石油、军工、民航、铁路等行业。进入年报披露期后,业绩较好的公司率先披露年报,有望带动相关公司和行业股价上涨。在估值下降和业绩回升的双重作用下,周期股有望震荡上涨。
人民币贬值暂缓,航空、钢铁行业受益
近期人民币的意外升值,贬值预期下降,航空、海运、钢铁、石化等行业将受益。近期的人民币升值削弱了贬值预期,已经包含较大贬值预期的资产价格有望获得重估。外币负债规模较大的行业有望获得价值重估,如航空、海运等;原材料进口规模较大的行业将受益于成本下降,如石油、钢铁等。考虑到汇率波动性远远小于商品价格波动,所以外币负债价值重估行业的敏感性较高,而原材料进口行业的敏感性较低。可关注外币净负债/总市值较高的航空、海运、钢铁等行业。
投资组合上涨0.1%,累计跑赢指数25%
本月重点配置信息技术(40%)、家电(30%)、高端装备(10%)等产业。首先,各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是长期趋势,通信和电子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收入和利润都将快速增长。其次,家电行业受益于产品升级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毛利率提升,行业估值低配置资金流入。最后,地铁投资规模快速增加,未来三年将迎来设备采购高峰期。本周我们的投资组合上涨0.1%,跑赢主要指数,其中数字创意产业的皖新传媒上涨8.3%,信息技术产业的信维通信上涨2.8%,家电行业的浙江美大上涨2.3%。自2015年10月8日建立投资组合以来,累计上涨23%,跑赢主要指数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