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的计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央行资产负债表,另一种是根据银行资产负债表;理论上讲,这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不过,我们跟踪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以来,上述两种方式计算的基础货币规模出现了巨大的裂口。2015年12月,该缺口已经扩大至6000亿以上;2016年1月,该缺口下降至2000多亿元,11月份则又上升至逾5000亿元。
按照银行口径计算,11月底基础货币余额同比增长7.3%,明显高于前值5.1%,连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且涨幅在9、10、11月份明显走扩;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上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是一个重要渠道;从结果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速反弹和资产价格膨胀,反过来又最终倒逼货币政策收敛来去化金融机构杠杆。11月底银行超储率1.7%,前值1.8%;11月货币乘数录得5.15,较前值5.14有小幅上升。我们倾向于认为,政策层面去杠杆的取向未变,货币供给收紧后会看到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速重回下行,M2同比增速的下行亦有利于平抑货币乘数。
市场观察:股票市场上涨,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上行
周三股票市场继续上涨,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债券收益率整体上行。国债期货下跌,可转债全线上涨,美元兑人民币下行。
备忘录
1、1月4日,新浪:中国已准备汇率风险应对预案,强制结汇和减持美债在考虑之内。新浪援引媒体称,中国官方通过模型、压力测试和调研,对2017年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外流情况做了预估和研判,并相应准备风险应对预案。如果需要,考虑对国有企业重新实行经常项目项下按一定百分比强制结汇的措施,该措施将属于临时管理措施。预案还包括必要时继续减持美国国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
风险提示:有重要因素未列入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