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营生鲜形成强势核心竞争能力,成为未来攻城略地的利器。
我们认为在中国所有超市企业中,包括外资超市,永辉是拥有最强核心竞争能力,永辉核心竞争力获得的法宝在于公司能够自营生鲜,由于中国居民特别注重一日三餐的新鲜程度消费习惯,因此,在中国经营的超市中的生鲜区的聚客能力是最强的。但是生鲜类商品对于超市经营者来说是最难管理的,因此,除永辉之外的其他超市企业的生鲜多采取联营的经营模式,联营模式下,超市企业与生鲜经营者相对独立,生鲜经营者对于生鲜的经营管理是不受超市企业管控的,因此会导致生鲜区管理参差不齐,而且价格不具有竞争力,难以实现通过生鲜带动客流的效果。而永辉通过多年以来专注于生鲜品类经营,摸索出对于4000多种生鲜品类从采购、运输途中的保养到销售管理等的一整套管理经验,并且形成800多万字的管理经验记载,使公司超市门店生鲜品类的新鲜程度能够满足居民的要求,而且自营生鲜缩短中间供应链环节在价格上也有吸引力,实现聚集客流的目的。一旦公司超市门店能够最大化地聚集客流,就形成与其他非生鲜商品供应商强大的议价能力,最大程度地丰富商品品类而且能够降低商品采购价格。成为实现打破区域商品分销割据,攻城略地异地扩张的利器。
行业不景气和扩张过快导致短期业绩下滑,但是不改长期发展前景,三季度是业绩拐点。
从去年4季度开始,受宏观经济下滑和物价水平下降的影响,零售行业增速下滑,尽管公司门店外生扩张迅速,但是同店增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此外,公司去年连开河南和东北两个大区,费用上升明显,导致今年公司业绩出现负增长,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公司在经历经济周期和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小的波折,只要公司快速发展的基因还在,假以时日,这些问题将会很快被消化。由于去年公司扩张太快,公司从年初以来就开始注重对新门店的帮扶代,三季度业绩拐点出现。
门店快速扩张将会继续推进,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公司依靠独特的经营模式未来仍将每年开设50家左右的门店,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开设新门店的费用压力将会逐步减少,此外,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型业态的出现将有可能将部分经营管理能力差的公司挤出行业,为公司扩大市场份额留出空间。
盈利预测和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1.78亿元、352.50亿元和493.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40%和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70亿元、6.92亿元和9.54亿元,实现EPS分别为0.61元、0.90元和1.24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0.59、27.59和20.01,我们认为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看好,业绩提升将带来估值的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31.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