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上周(11月14日至11月18日)环保板块(中信)环保指数下跌0.23%,同期沪深300上涨0.01%,中信环保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0.24个百分点。分板块来看,环保工程及服务(申万)下跌0.26%,环保设备(申万)下跌1.17%,水务(申万)上涨0.62%。
行业政策与事件:
(1)“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分别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总量。这里涉及到的环境质量指标,也是第一次进入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中,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是“土十条”里的要求,其余10项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规划》主要内容,分七个方面。分别是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实施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施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17日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各项建设任务目标为:新增污水管网13.44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维修4.24万公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3.89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4890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规模4053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80%的污泥计)处理处置规模6.31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2113万立方米/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设施规模1016万立方米/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排水监管平台,形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重点公司要闻:
(1)华控赛格发布中标公告,公司于2016年11月14日收到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同方股份于同日收到玉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来的《玉溪市海绵城市试点区玉溪大河以北片区海绵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确认以同方股份、华控赛格、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为玉溪市海绵城市试点区玉溪大河以北片区海绵工程项目的中标人。本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41,039.00万元,年度可用性服务费为14,474.36万元/年,年度运营绩效服务费为800万元/年。
(2)铁汉生态发布公告,公司近期参与了海口市滨江西带状公园二期(江滩部分)PPP项目的公开投标。本项目采购单位为海口市园林管理局,采购代理机构为海南双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根据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网)2016年11月15日发布的信息,铁汉生态已经列为评标委员会推荐的第一中标候选人。项目总投资估算:本项目静态总投资额约为83,527.79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其中包括建安工程费47,977.2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712.35万元(含征地拆迁及补偿费用27,897.70万元),预备费3,838.18万元。最终建设总投资规模以政府财政部门审定的项目竣工决算值为准。
(3)兴源环境发布公告,公司与诏安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签订了合同。项目采用DBFO的运作方式,由诏安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政府方出资代表与兴源环境合资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项目建设投资的20%,注册资本金暂定为2.24亿元人民币(暂按11.19亿的20%计取),其中:政府方出资代表占股比例为40%,兴源环境占股比例为60%。项目公司具体负责本项目的设计、投资、融资、建设及运营维护。项目估算总投资:111,886.80万元。
(4)环能科技与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于日前签订了《燕郊高新区市政管理局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服务项目技术运营服务合同》)。本合同技术运营服务期为3年,期限届满,本合同终止。总设计处理规模为5万m3/日,其中潮白河京榆路排污口设计处理规模2万m3/日,生态园排污口设计处理规模3万m3/日。配套污泥脱水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0%~85%。本项目技术运营服务综合单价为人民币1.956元/m3。
(5)碧水源拟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共同投资发起设立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公司出资额为10.8亿元,占设立后北京中关村银行银行的27%的股权。
投资与建议:
近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确定了四大任务与12项约束性指标。四大任务包括源头控制,强化重金属、危废、有毒有害化学品等的全程管控。17日,《“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印发,对污泥处置和再生水利用规模提出要求。我们认为未来水处理将向两端延伸,一方面是源头,流域、黑臭水体的治理,另一方面则是深度处理和利用,如后端污泥处置和再生水利用。而固废中危废处置、土壤治理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将会成为重中之重,建议投资者重点布局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相关补贴政策变动,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项目拓展或工程运营进度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