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调低247个基点,探至6.7558,刷新了6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新低。受此影响,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纷纷下行,再刷6年来新低。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讲,主要有外汇储备增减、中美利差变化,以及央行对于市场预期管理引发的情绪因素。近年以来也有观点认为国内资产价格泡沫也是人民币贬值的重要原因。要看清人民币贬值的趋势特征及其影响,关键是要把握某一阶段主导性的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近期人民币贬值主要受到今年10 月初至今,美元指数已升值超过3%的影响。美元的这种急升态势带给了人民币不小贬值压力。但与此同时,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强度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仍然在十一后略有走强。所以从市场走势来看,此轮人民币贬值压力应当主要来自美元的升值。美联储久未落地的加息“靴子”同样也影响到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一直面临着流出压力。但是外汇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出向好势头,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正在逐步缓解。在离岸可交割远期市场(NDF市场),汇价所隐含的未来一年人民币贬值幅度预期直稳定在4%左右,只有去年底峰值的一半。在经济、金融基本面的支撑下,未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仍然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因此可以判断,近期人民币贬值是一种有序的贬值。相关影响在市场可预期、可消化的范围内。 汇率变动既受基本面影响,也易受市场情绪的扰动。回顾从去年汇改”到今年1 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值超过6%。而在同期美元指数累计涨幅仅2%,在去年“811”人民币出乎意料的跳贬之后,市场参与者普遍预期认为人民银行会不断放任人民币汇率贬下去,甚至会再来一次跳贬。在这样的预期之下,情绪而非基本面就成为当时汇率市场运动主导因素。当时这种人民币的无序贬值冲击了国内外的金融市场,甚至一度成为全球经济的首要风险源。近期人民币有序贬值与去年无序贬值具有根本区别。
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5个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情况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已经有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出现回落。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统计局都是当月发布上月房价统计数据,此次月内即发布当月数据实属罕见。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月上半月与9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对比表一并发布,意在彰显调控快速取得了降温的效果。政策收紧总体力度不会过于严厉,但风向转变已成事实,未来更多城市可能加入或升级调控措施。预计四季度一二线城市可能呈现量缩价稳走势,成交同比下滑,房价涨势趋缓。地王现象能得到一定遏制,开发投资面临一定压力,但不致出现快速下滑。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基建托底四季度经济的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增强。工程基建、PPP板块存在进一步走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