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已知信息中,本周一到周五央行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合计净投放资金18亿元。其中通过7天期逆回购投放资金1700亿元,到期回笼2100亿元;通过14天期逆回购投放资金700亿元,到期回笼1800亿元;开展6个月和1年期MLF 操作共投放资金2750亿元,3个月期MLF到期回笼资金1232亿元;此外无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信息。下周到期资金包括:本周六到期的央票851亿元(延期至下周一),7天和14天逆回购合计2700亿元,合计将回笼资金3551亿元。
央行本周采用精准腾挪术,用较长期限的MLF 替换到期的3个月期MLF,同时净回笼逆回购工具,保持流动性水位几乎不变。此举延续了央行近期“收短放长”的流动性管理思路,在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同时温和去杠杆。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中隔夜回购的成交量占比攀升,7天回购占比下降。
8月CPI 比预期走得更低,8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158.9亿元,与去年比下降程度不算大,但若考虑到贸易顺差、FDI,资金实际仍然在缓慢外流。不过今年以来央行总体释放的流动性并不低,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回溯过,目前央行仍然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征,工具期限使用已经明显趋向较长期。未来工具使用变化契机仍取决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真正起来。
本周,央行“收短放长”的政策举措继续对资金市场形成重要影响:资金利率期限曲线平坦化。本周五隔夜和1周Shibor 拆放利率分别较上周五上升1.9Bp 和0.75Bp,2周拆放利率较上周五大幅下降3.82Bp。
和四周前(8月12日)相比,隔夜、1周Shibor 分别上升6.4Bp 和4.05Bp;中端Shibor 下降幅度较大,2周、1月和3月Shibor 分别下降11.9Bp、2.8Bp 和2.14Bp。
本周股市资金需求萎缩,部分利好资金面,另外G20后基建产业链条发力,股市小幅回升,但指数回升力度尚显微弱。外盘上,周五美股下跌幅度较大,促发因素为欧洲意外未扩大宽松以及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我们依然判断9月难加息,最可能的时点在12月,但市场迟早将对加息做出反应。本周美股以大跌收盘对下周A股恐怕构成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