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公司公告了《2016年半年度报告》和《关于2016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增长34.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76.89万元,同比增长147.73%。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含税)。
投资要点:
一体两翼布局,两翼增长带动业绩较快发展
公司以UPS、定制电源、电力自动化系统为主的能源基础业务(能基业务)为主体(一体),拓展数据中心、数据安全、云资源服务为核心的云基础服务(云基业务)以及风光、储能、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新能源“两翼”业务。云基业务中,数据中心业务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229.83%,实现毛利率29.54%,同比减少11.99%。新能源产品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162.48%,实现毛利率35.53%,同比减少9.4%。电力业务实现2172.22万元,同比增长15178.61%,实现毛利率74.65%,同比增长39.62%。在传统能基业务中,高端电源实现2.55亿元,同比减少4.32%,实现毛利率37.94%,同比增长2.07%。两翼业务的高速增长有效地拉动了公司业绩增长。
云基业务和新能源两翼将持续高增长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从产品销售到数据中心代建再到自建自营。数据中心按北上广深进行规划布局,目前已经在设计建设的有:北京5000柜,上海近4000柜。2016年规划建成15000柜, 2017年建成15000个机柜。北京数据中心客户已经确定,包括UCLOUD、去哪网和金山云等。由于数据中心大部分是非标准产品、按需定制,公司的策略一般是确定好客户再开始建设。我们预计1.5万个机柜收入约10亿元,净利约2亿元。 在新能源方面,公司的逆变器、充电桩、微电网和储能等业务有较快发展。公司以35.98元/股募集资金16.58亿元,用于投资155.6MW光伏电站,其中农光互补40MW,其余为分布式光伏。155.6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预计给公司带来年均约1.7元电费收入。预计16年年底实现100MW并网。 在高端电源业务,公司在UPS市场以及20kVA以上高端大功率UPS市场排名位列第四,居国产品牌首位(前三位为外资品牌:伊顿、艾默生和APC-MGE),受益于进口替代。另外,公司大力拓展了轨道交通行业领域,获得了军工和核电相关资质,成功开辟了国防军工和核电市场。
三费增加,但管理和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
公司销售费用9999.45万元,同比增长20.31%,主要由销售人员薪酬、差旅费及运费增加所致。由于管理人员薪酬及研发费用投入增加管理费用9521.7元,同比增长25.17%,;财务费用10,91.43万元,同比增长42.52%,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同比增加。但从费用率来看,管理和销售费用率均有所下滑。
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2016年~2018年,公司实现EPS分别为0.83元、1.40元和1.87元,
对应PE分别为51.54倍、30.71倍和22.92倍,考虑到公司云基业务和新能源业
务发展较快,传统能基业务拓宽轨交、军工和核电业务,公司业绩弹性较大,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