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对欣泰电气欺诈发行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欣泰电气退市后将不得重新上市,发行人股份将被采取冻结或限制减持措施。
欣泰电气将成为沪深两市首家因欺诈发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但并非首例上市公司欺诈发行案例。2013年5月,万福生科为了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条件,虚增销售收入,被证监会认定为涉嫌欺诈发行,不过,由于当时法律法规限制,万福生科并未被要求退市。2016年5月13日,"退市博元"(原博元投资)被正式摘牌。这是中国证监会自2014年《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实施后,A股市场首家因重大信披违法而遭退市的公司。仅仅两个月后,沪深两市再现被监管层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欣泰电气在距离6月1日被证监会出具《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后,终于收到正式处罚决定。
从前期政策动向看,在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重组上市(即俗称的“借壳上市”)行为提出更为严格监管要求的同时,证监会近期研究形成了严格重组上市全链条、全环节、全主体的监管安排,部署了三项工作举措,并已着手实施。此前,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在实际控制人认定、交易资产标准、股份限售期限,以及权责追溯机制等多方面对重组上市行为(即“借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
上述政策动向结合证监此次对欣泰电气欺诈发行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来看,释放出强监管以及监强监管常态化的政策信号。“借壳上市”信息非对称的炒作行为,面临更为严厉的政策监管环境。欣泰电气事件影响深远,对于部分被炒上天的创业板垃圾股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结构性冲击,促使市场热点进一步向主板前期的滞涨股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