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制造业PMI指数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位于景气临界值上,符合预期。制造业PMI指数自3月以来持续平稳回落。
制造业生产平稳增长,得益于企业弱补库。6月PMI指数中生产指数录得52.5,较上月继续回升0.2个百分点,生产平稳增长且小幅扩张。相应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录得46.5,较上月小幅回落,仍为上半年第二高值,此外5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降幅企稳,录得-1.1%,较4月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不过,我们仍然认为,此次没有政策底,没有较强的需求端支撑,补库存将较弱。
后期继续去产能、外需疲弱背景下,整个制造业前景展望仍然偏负面6月新订单指数保持景气区间以上,录得50.5,但低于上月的50.7,自3月以来持续缓慢下降,需求在转弱,这与3月之后权威人士讲话杜绝刺激预期相匹配。此外,6月外需转弱较为明显,新出口订单指数落至临界值以下,录得49.6。这与我们持续观察到的海外经济复苏不强劲一致,此外6月英国退欧公投事件增加了海外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预期造成不利影响,未来出口形势仍不乐观。
制造业为过剩产能集聚行业。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未来行业集中度增加是必然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而强的企业容易生存下来,这也是合理、自然的,而这其中国有企业比重不低。市场应接受在历史既定事实下最终形成的结果,需关注的核心矛盾在政府应改善大而强企业效率,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进来。6月PMI指数中,我们再次见到了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化,景气度呈由高到低。大型企业PMI指数回升至51,中小型企业较上月均有回落。这种景气度由高到底的分化可能将持续。
未来政策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被强化,否则难以平稳过度供给侧改革期。企业去杠杆期让政府适度加杠杆符合国际习惯。6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中基建相关行业景气度整体延续较高态势,企业预期相对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