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6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6599亿,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9374亿。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区别于前者,包含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为9855亿,新增人民币存款1.83万亿元。5月份M2增速分别为11.8%,M1增速为23.7%。
点评:
票据贴现拉低社融规模,人民币信贷恢复。社会融资规模5月份为6599亿,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9374亿元,表外融资规模减少3227亿元。虽然5月社融较4月缩小911亿,但是新增人民币贷款相对4月几乎翻倍,社会信用未见有效收紧。表外融资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5066亿,直接导致表外融资负增长,但是这一项目月度波动历来就大,并无异常。表外融资中外币贷款减少的趋势未变;企业债意外有所下降,与5月利率上升增加发债成本有关;股票融资则达到相对高位,5月融资突破1000亿。
中长期贷款大幅多增,住房销售旺盛。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9855亿元,而4月份为5566亿元,几乎翻倍。主要增加项目是企业中长期贷款与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两者5月分别新增1825亿与5281亿。居民户中长期贷款2016年以来每月以四、五千亿的规模增长,反映了房地产销售的旺盛;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不到2000亿,说明投资意愿不充足,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由负转正,较4月多增不少。两项5月多增3256亿,贡献了5月人民币信贷多增量的近四分之三。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再次主导存款变动。5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1.83万亿,较4月份多增9977亿,多增项主要来源于机关团体与非银 金融机构存款。5月份此部门新增存款1.01万亿,较4月多增4597亿元。不过根据该部门新增存款历史数据观察,其波动较大,这也反映了金融机构的现金流进出比较活跃。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再次主导存款变动。5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1.83万亿,较4月份多增9977亿,多增项主要来源于机关团体与非银金融机构存款。5月份此部门新增存款1.01万亿,较4月多增4597亿元。不过根据该部门新增存款历史数据观察,其波动较大,这也反映了金融机构的现金流进出比较活跃。
M2增速继续下滑,企业存款活期化致M1高增长。5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增速下降。自权威人士表态后,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放缓,目前M2增速已经低于12%。但M1增速仍然远高于M2,为23.7%。M1高增长而M2增速下滑,两者差距扩大,企业存款的活期化是主要原因。
综上,社会融资规模受票据贴现影响增幅放缓,新增信贷则出现翻倍。重要原因便是住房销售带来的持续性住户中长期贷款需求以及企业贷款的由负转正。不过需要注意到新增信贷规模从绝对值看不算高,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不高。我们推测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较大增长或许与地王现象有一定关联。企业存款的活期化现象较为普遍,使得M1在M2增速降低的情况下仍能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