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5月1日,中国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制造业综合PMI为50.1%,与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指数为53.5%,与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
点评:
制造业PMI继续维持荣枯线以上水平,经济活动仍处景气区间,边际改善趋弱。4月制造业综合PMI为50.1%,比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然维持50的荣枯线水平以上,表明经济活动处在景气阶段的情形仍未改变。投资回升、房地产回暖和基建加速推进带动了制造业的连续扩张。然而相较于上月的大幅改善4月边际效应趋弱,可能一方面是一季度信贷集中投放导致4月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是节后新订单投放节奏逐步放缓。
分类指数同期回落,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的变动是主要关注点。从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荣枯线,分别比上月回落0.1、0.4和1.2个点;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指数仍低于荣枯线,比上月回落0.8和0.3个点,基本回到年初水平。分类指数也同样验证了综合PMI的回落。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连续30多个月低于荣枯线,表明企业生产以消耗现有原料库存为主,后续补库存意愿不足和缺乏从业人员补充将是制约制造业全线回暖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稳增长的政策下,后续制造业的持续改善仍需要关注原料库存和从业人员的情况。
不同类型企业分化显现,中型企业开始发力。大型企业PMI为51.0%,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9%,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回到荣枯线水平,表明稳增长已从大型企业延续到中型企业,政策影响正在逐渐深入,但小型企业或许并未受益。
非制造业热度不减,增速有所放缓。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53.5%,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指数方面,投入品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小幅增长,新订单、存货、销售价格指数有所回落,新出口订单下滑幅度较大。相较于制造业后续扩张的存疑,非制造业更多的需要关注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推进,能否使供应端持续传递向销售端,无论是国内消费还是对外贸易。
建筑业持续扩张,业务活动预期再创新高,而服务业有所放缓。4月建筑业PMI增加为59.4%,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扩张速度加快。其中不乏建筑业纳入营改增带来的影响。业务活动预期更是创下10个月以来的新高,为66.7%。需要警惕订单指数的回落,随着各地房地产政策变动和前期政策的逐步落地,房地产投资将趋于平稳。以国家政策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PPP项目类仍可期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服务业PMI回落0.6个百分点,尤其是批发、道路运输、餐饮、保险、居民服务及修理等行业的商务活动。
综合来看,延续上月经济活动向好发展的态势,4月经济活动继续扩张,稳增长的政策作用正不断深入传导。然而边际效应趋弱,从业人员不足和企业补库存意愿不足仍是制造业发展的风险点。建筑业的扩张主要依靠投资回升拉动的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基建投资加速,以及5月营改增的实施。长期来看,政策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需密切关注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侧改革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