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到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1.72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502亿美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4.97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67亿美元。
2015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上年减少4675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1%,同比高11.7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4.2%,同比低5.0个百分点。
点评:
M1增速继续超M2,市场流动性需求依然存在。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月末降低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月末下降0.5个百分点。M1增速连续三个月超过M2,较上月末略微收窄0.1个百分点,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但社会总体投资动力不足的情况仍在继续。考虑到2016年初股市大幅下跌,同时1月14日央行进行16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创11个月新高,我们估计未来央行仍将通过逆回购、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超1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端表现较弱。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而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角度看,新增贷款并未对投资有显著作用。2015年前11个月总投资同比增加7.9%,国内贷款部分累计同比下降4.3%,显示出银行业信贷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端还存在一定不一致性,并未完全将新增贷款转化到位。
社融规模收窄,表外业务进一步缩水。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上年少4675亿元。12月份增量为1.82万亿元,比上月增加79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77亿元。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导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大幅缩水,比去年分别少增5829亿元和4740亿元。与此同时,利用企业债券或境内股票进行融资的规模有所扩大,已达到社会融资总规模的24%。
12月外汇存贷款同时减少,受汇率贬值冲击和全球经济低迷影响。12月外币贷款减少103亿美元,外币存款减少32亿美元。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5.8%。外币存款余额62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15年全年外币贷款减少502亿美元,同比少增1323亿美元。外币存款增加167亿美元,同比少增905亿美元。8月11日以来人民币持续的贬值,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形势严峻,我国对外投资贸易有所降温。外币贷款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表明美元兑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元负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