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济再下台阶,货币政策稳中有宽
我们认为16年政府依然将维持稳健的宏观政策基调,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但将减少总量型货币工具的使用频度,更多采取定向调控的方式,运用包括SLO、SLF、MLF、PSL等非定期公开市场操作达到定向调控的目的,提升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我们预测16年M2增速目标为12%,较今年实际增速略低,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10.5-11万亿,新增社融在17-18万亿,增速分别为12%和13%。货币利率中枢仍有继续下行空间,根据我们宏观组的预测,16年央行仍有25-50BP的降息空间和200-250BP的降准空间。
居民财富配置升级,金融业内外部融合持续推进
我们认为2016年的市场将继续面临:1)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攀升,对金融资产的旺盛需求与下行的固定收益利率环境叠加将加速财富配置趋于多元化。金融机构占个人财富管理的服务比例逐步提升,而互联网理财将助高端财富管理市场下沉。2)金融业内外部将在市场化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融合,混业经营大势所趋。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深化的必经结果,是市场自下而上的内生选择和发展方向,政府仅是在法律上给予了便利和最后的确认。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将更积极地通过大投行及资管打通与权益类资产对接通道,参与资本市场。
轻型化转型将重塑银行估值
大资管、大财富管理的背景下,银行表内存款流失。从业务驱动力上银行负债带动、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将不再顺应市场选择,轻型化将成为银行未来转型方向,主要体现在:1)传统零售向财富管理转型:借助线下渠道优势和整合产品资源能力,在不耗用经济资本的情况下单边分享资本市场回报而承担极低风险;2)发展托管及资管业务,在脱媒的大背景下将流失一般性存款以其他金融负债形态控制在银行体内;3)与互联网元素融合实现渠道轻型化。参考美国银行业经验,轻型化带来的银行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改变会使银行估值体系重塑,抬升整体估值水平。
板块策略:维持“强于大市”评级,估值有底,轻型化转型打开上行空间
我们适当下调了银行16年净利润增速到-0.2%(原预测2.3%),目前银行股对应16年PB为0.93倍,PE为6.6倍,银行估值安全边际充足,轻资产业务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将为板块打开上行空间。剔除我们不能覆盖的平安银行,我们推荐中信(直销银行提升估值)、北京(直销银行分拆+资产质量优异)、兴业(管理层落地+混业龙头+银银平台优势明显)、招商(轻型化转型战略明晰+零售业务基础雄厚)。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缩紧,资产质量受到经济下滑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