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居民贷款增长强劲,企业融资需求仍偏弱。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89亿,同比少增2347亿,若加回减少的1671亿非银金融机构贷款,一般性贷款增长8760亿,略高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7137亿)。从结构看,企业端信贷增长仍较为乏力,11月新增5011亿,同比少增了1024亿,且增长主要来自短期贷款(11月新增1952亿),中长期贷款11月仅增1317亿,同比少增了1562亿,反映了企业中长期投资需求偏弱以及银行放贷的审慎。居民端新增信贷增长较快,11月新增3844亿,同比多增1358亿,购房需求改善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长仍在持续,居民中长期贷款本月增加3278亿,同比多增了1448亿。今年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如剔除约6000亿新增非银同业贷款,新增一般性贷款为10.5万亿,我们预计12月新增一般性贷款6000-7000亿,全年新增人民币将接近12万亿。
社融增速下滑,未贴现票据大幅下降。
11月新增社融1.02万亿,同比少增1300亿,同比增速降0.2%至12.5%,考虑发行地方债发行与非银同业贷款减少的净效应(合计净增量约5800亿),11月新增广义社融规模为1.6万亿(同比增4500亿)。狭义新增社融规模增速回落主要仍是外币贷款(当月减少1142亿)和未贴现承兑汇票的减少的原因(当月减少2546亿),前者主要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企业主动减少外币负债,后者受到汇票转回表内贴现的影响。其他因子中,企业债增长较快,当月新增3358亿,同比多增1532亿;表外融资依旧低迷,委托贷款少增360亿,信托微增13亿。我们预计12月份新增狭义社融(不包括地方债及非银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为8000-9000亿,考虑地方债发行,社融规模将达到1.2-1.3万亿,预计全年社融规模将达到14.5万亿,考虑地方债的广义社融将超过18万亿。
M2增速继续攀升,货币传导有效性亟待提升。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3万亿,主要来自企业存款的贡献,11月新增1.04万亿,同比多增6048亿,可能与专项金融债的发行有关,11月新增储蓄/财政/非银同业存款分别增加938亿/2845亿/2161亿,均对存款增长带来正面贡献。11月M2同比增速继续攀升至13.7%,M1增速为15.7%,均为年内高点,但对比社融增速的回落和信贷增长的乏力可以看到货币宽松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仍不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