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以不低于16.06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拟用于投入2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14亿元)、上海综合中心(4亿元)及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7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限售期12个月。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万华实业持股比例由50.50%降至47.10%,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国内聚碳酸酯产品严重供不应求:聚碳酸酯(PC)具有高强度和弹性系数、耐疲劳性、透光性和稳定性等众多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家电、建筑建材、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速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的应用和发展始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2014年全球聚碳酸酯总产能495万吨,由于设备年限久远整体开工率76%,实际产量约为376.2万吨,与下游消费需求基本平衡。根据IHS预测,未来3年全球PC需求增速约为3.9%,预计到2019年消费需求将达到457.3万吨,届时产能将达到537.7万吨/年,对应整体开工率约为85%。由于生产技术门槛较多,目前除万华外全球仅有8家企业具备生产技术,规模最大的两家Bayer和沙比克两家市占率合计达到48%,产能高度集中。截止2014年底,国内仅有四家PC装置,均为国外聚碳酸酯厂家所建,产能合计51万吨/年。然而受环保、技术磨合以及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影响,实际开工率不足5成,相较于2014年140万吨的消费需求,产能缺口十分大,因此我国聚碳酸酯的进口依存度高达85%。据预测到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的产能约为130.5万吨,较预测的187.1万吨的消费量仍存在较大的进口需求。因此公司此次拟建设20万吨/年的聚碳酸酯项目将有助于降低我国的进口依存度打破国外垄断,促进下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材料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聚碳酸酯项目是公司功能性解决方案板块的重要布局:具体分析见下页;
MDI国内需求放缓,PDH项目投产在即增加新的盈利点:具体分析见下页;
积极延伸产业链,打造多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为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公司未来拟打造MDI、基础石化、功能性解决方案、特殊化学品等四大板块,此次拟定增建设的聚碳酸酯项目正是公司在功能性解决方案板块的重要布局。定增完成后公司负债率将降至65.32%,资本结构将得到优化,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产业结构将更加多元化,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15-16年的EPS分别为0.89元和1.25元,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28元。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新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等。